《山行见月作·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山时的心境变化。"意行何之"开篇,表达出诗人随心所欲的行程,不知将走向何处,流露出一种随意与探索的意味。"陟此云岭"则点明了具体的环境,山路崎岖,云雾缭绕,给人以高远和神秘之感。
"如梦而觉",诗人仿佛从梦境中醒来,暗示了登山过程中的恍惚与顿悟,可能是在自然景色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如昏而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如同从昏暗中逐渐清晰,寓意着诗人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或对生活的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实的山行经历,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哲理思考的特点。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向倅韵·其二
今日若驭风,前日如负甑。
乘兴试一出,意到即为胜。
芗林有高人,能识未病證。
谈锋不可遏,勇若春笋迸。
美名戒多取,夫子无太横。
钟期不世出,谁作山水听。
人生具物则,天命我当定。
起居孰非真,寂灭岂是静。
毫釐不密察,天地失其正。
圣学有终始,谟训严于令。
穷理以致知,持敬乃成性。
倘从口耳学,莫救膏肓病。
大本若不立,宁论语未莹。
涂泽欲自妍,何以逃水镜。
别宜春柯宰
秋风掠梧桐,岁月去如掷。
功名趁强健,君子有行役。
朝家政急贤,黼座不满席。
巍巍庙堂望,留客良独惜。
谁为君兰言,亦有子公力。
居然怀墨绶,欢喜动颜色。
宰邑世情难,指作富贵厄。
公尝为我言,百里岂摈斥。
虽无槐鼎贵,均是代天职。
人方事趣办,声誉已赫赫。
公独安其常,容与不可迫。
静观物议定,岂止较寻尺。
愿公充此心,寿此一世脉。
行行见天子,清问下文石。
区区尝试语,要不若亲历。
公看江南贫,此岂州县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