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义明定慧庵》
《题义明定慧庵》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寘]韵

结草依山名定慧于此冥心第一义。

垆香深炷席帘垂,老僧不见外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定慧(dìng huì)的意思:定慧是指人的思维定力和智慧。它强调通过冷静沉着的思考和深入的学习,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得到提升。

结草(jié cǎo)的意思:指结成同盟或结为朋友。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冥心(míng xīn)的意思:全神贯注地专心致志

外事(wài shì)的意思:指与外国有关的事务或事情。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第一义(dì yī yì)的意思:指某个词语的最基本、最本质的意义或解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禅院景象。首句“结草依山名定慧”,以“结草”象征庵宇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山为背景,定慧二字点明了庵宇的名称及内在精神追求,暗示着庵内修行者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接下来,“于此冥心第一义”,进一步揭示了庵内修行者的内心状态——冥想,探寻宇宙人生的终极真理。

“垆香深炷席帘垂”,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庵内的日常情景:香炉中香烟袅袅升起,深炷香火,营造出一种庄严而静谧的氛围;席帘低垂,既保护庵内不受外界干扰,也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这一细节描绘,不仅体现了庵内修行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专注与虔诚。

“老僧不见庵外事”,最后两句则通过一位老僧的形象,强调了庵内修行者与世隔绝、专注于内心世界的境界。老僧的形象代表了庵内修行者的形象,他们不为外界事物所动,一心一意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体现了佛教修行中的“无我”、“空”等核心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定慧庵内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修行者心境的深刻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充满了禅宗文化的韵味。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印侍者广化开山歌

君不见东山老人僧中月,法惟直指初无说。

有众如云来不休,有饭如山供不彻。

印道人,善时节,不持应器循门乞。

只募同心一万人,请将大地为檀越。

或宽平,或曲折,与我福田衣不别。

二彼虽无施受心,万斛千仓从此出。

若见闻,宜猛烈。莫守从前悭吝穴。

些儿信种落其中,遍界灵苗齐秀发。

(0)

送茶头并化士·其十三

道人随处展家风,酒肆鱼行有路通。

但得堂中盐米办,吉山佛法自兴隆。

(0)

送茶头并化士·其十

至辱莫若乞,至乐在无求。

苟得无求旨,虽乞吾何羞。

道人白云居,心与白云俦。

明朝出山去,迫夏归来不。

(0)

送僧之育王

一庵卧病死无异,放发齐眉老更颠。

相送无信茶一碗,江山岸下浙东船。

(0)

回泽老

昔人住庵,水流菜叶。识者非之,况纸上墨。

(0)

乱后入黄龙途中示道伴

羯胡如鬼马如风,雪刃纵横到处空。

生死路头君自看,活人全在死人中。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