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
《西江月》全文
清 / 傅熊湘   形式: 词

雁以失鸣见杀,木缘拥肿而天。周将才不才间。

而后而今知免。老子犹龙远矣,仲尼若狗累然

潜龙无闷狗堪怜。尝得蒸豚一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才(bù cái)的意思:指自己才能不高,能力有限。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而后(ér hòu)的意思:表示某种行动或事件在另一种行动或事件之后发生。

将才(jiāng cái)的意思:指具备出色才能和能力的人。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累然(lèi rán)的意思:形容劳累过度,筋疲力尽的样子。

潜龙(qián lóng)的意思:指潜伏的龙,比喻隐藏着巨大潜力的人或事物。

无闷(wú mèn)的意思:不生闷气,不生厌烦的意思。

一脔(yī l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核心或精华部分。

拥肿(yōng zhǒng)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拥堵不通。

犹龙(yóu lóng)的意思:指人行事犹如龙一样威风、有力量。

蒸豚(zhēng tú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受到严重的打击或挫折。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鉴赏

这首诗《西江月》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通过独特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首句“雁以失鸣见杀,木缘拥肿而天”,以雁失声被杀和木因臃肿而遭天谴的比喻,暗示了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强调了声音与存在的重要性。雁的鸣叫是其生存的标志,一旦失去,便可能招致不幸;木的臃肿则被视为缺陷,最终导致其毁灭。这里隐含了对个体独特性与完美性的思考。

“周将才与不才间”一句,进一步探讨了才能与命运的关系。周朝的兴衰似乎在才与不才之间摇摆,暗示了个人才能在决定命运中的复杂作用。接着,“而后而今知免”则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即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或许能够避免某些错误或不幸。

“老子犹龙远矣,仲尼若狗累然”两句,运用了老子和孔子的典故,分别象征着道家的自由与儒家的束缚。老子如龙般自由自在,而孔子则像被束缚的狗,形象地描绘了不同哲学思想对个体自由的影响。这反映了作者对自由与约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洞察。

“潜龙无闷狗堪怜。尝得蒸豚一脔”最后两句,以潜龙的宁静与狗的可怜对比,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苦难的同情。潜龙在水底深藏不露,无烦无恼,而狗则常处于被役使的境地,生活艰辛。同时,品尝过美味的豚肉一脔,也暗示了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西江月》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探讨了人生的各种主题,包括声音与存在的关系、才能与命运的关联、自由与约束的冲突、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苦难的同情。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哲理思考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傅熊湘
朝代:清

傅熊湘(1882—1930),湖南醴陵人,早年留学日本弘文学院。1906年与宁调元、陈家鼎、仇亮等在上海创办《洞庭波》杂志,与胡适、丁洪海等编辑《兢业旬报》,宣传革命。1916年,袁世凯毙命,程潜督师入湘。傅熊湘出主《长沙日报》,因抨击北洋军阀,报馆被毁。1920年,张敬尧被逐出湖南,傅回醴陵,在县城创办醴泉小学,主编《醴陵旬报》、《通俗报》。后历任湖南省参议员、省长署秘书、湖南通俗教育馆馆长、中山图书馆馆长、第三十五军参议,沅江县县长、安微省民政厅秘书、省棉税局局长等职。1930年12月病逝,葬于西山。
猜你喜欢

宿麟湖怀陆宣公

斗酒出门去路赊,何期一笑落云涯。

浙西人物犹专美,吴下文章述大家。

风雨孤舟开束锦,江湖独夜隔鸣笳。

眼中吾辈还堪数,诗到平原国有华。

(0)

秀州

秀州人家知几多,郎君儿女唱山歌。

白马桥头拾明月,鸳鸯湖畔折夭荷。

碧水朱楼为谁恼,短箫长笛奈侬何。

共归田园对山色,江南江北更巍峨。

(0)

和元微之生春诗

何处生春早,春生锦幔中。

香吹金篆火,梦警玉钩风。

绿髻堆鬟腻,红酥压酒融。

小窗遐日照,花影隔纱丛。

(0)

秋汎

烟拖高柳荡秋姿,落照寒蝉故故悲。

放棹归来月初上,风吹荷叶断残丝。

(0)

秋日登屏山

树密影重重,秋声万壑同。

不知山上月,刚到竹林东。

(0)

高詹事澹人得当湖冯氏耘庐旧业分别馆一区为余卓锡地漫赋四章志欣感之意寄詹事·其一

杖锡穷幽径,居然是辟疆。

爱鸥先浚水,驯鹤亟谋粮。

金粟围香国,昙花落宝床。

嗟余迟暮眼,烟月近微茫。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