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其二》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侍,次韵绝句四首,各述所怀·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乾。

陛楯诸郎雨立,故应惭悔儒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陛楯(bì dùn)的意思:指皇帝的御座,也用来比喻权力高位。

惭悔(cán huǐ)的意思:感到羞愧和后悔。

朝寒(cháo hán)的意思:指早晨的寒冷。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上尊(shàng zūn)的意思:尊贵的地位或身份高于他人

雨立(yǔ lì)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立即就下起来了。

早朝(zǎo cháo)的意思:指清晨时分朝廷上朝,也泛指早晨起床。

诸郎(zhū láng)的意思:指众多男子或众多人。

注释
上尊:皇帝。
初破:刚刚打破(寒冷的气氛)。
早朝:清晨的朝会。
茗碗:茶碗。
仍沾:仍然残留。
讲舌乾:讲经后的口干。
陛楯:宫殿台阶上的卫士。
诸郎:众位郎官。
空雨立:站立如雨般密集。
惭悔:感到惭愧。
不儒冠:未能戴上儒者的冠冕。
翻译
皇帝刚刚打破清晨的寒冷,茶碗还留有讲经的余温。
侍卫们站立如雨,徒然无为,只因未能戴上儒雅的冠冕而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当前处境的感慨。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乾。"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上尊”指的是皇帝或高位之人,“初破”则意味着刚开始接触的意思,可能是指诗人早晨起来后,品尝到皇帝赐予的茶叶,感受到了一丝寒意。茗碗,即茶碗,还沾留着讲述古籍时舌尖上的干燥,这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

"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自责与反思。陛楯,即宫殿前的柱子;诸郎,指的是年轻的官员或士人;空雨立,是形容等待之中的无奈和孤独。故应惭悔,不儒冠,则是说过去不够严肃认真,没有戴上应该戴的帽子(即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未能尽心尽力的懊恼。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苏轼特有的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过去的反思与自责。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其三

隘矣匹夫疾视,鄙哉主父倒行。

止酒看花溅泪,吹灯见月羞明。

(0)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七

昔有初祖见性,今无导师指迷。

死底埋震旦东,活底在葱岭西。

(0)

又六言二首·其二

贵栾大佩六印,赋侏儒俸一囊。

曼倩面有饥色,蟠桃三度偷尝。

(0)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其五

早退似见几者,晚缪可追悔哉。

已戴华阳巾去,肯扶灵寿杖来。

(0)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其十

身如齐客脱秦关,回首危途毒虺蟠。

宿昔立螭曾柱下,即今叱犊且田间。

迂疏素不工栀貌,老丑安能竞蕣颜。

自笑此翁犹矍铄,与云俱出鸟俱还。

(0)

又和八首·其三

白首还乡铁铸关,云泥不复计飞蟠。

原田高下雨三日,庵屋中分云半间。

麻麦芃芃回秀色,茅柴薄薄暂酡颜。

若非铃閤诗筒至,身在华胥的未还。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