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名(ché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因某种原因而在社会上获得名望和声誉。
论语(lún yǔ)的意思:《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在这里,成语“论语”代表了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的集大成之作。
三经(sān jīng)的意思:指三种经典著作,也泛指重要的书籍或经典。
三道(sān dào)的意思:指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有三个不同的解决方法或途径。
书论(shū lùn)的意思:指以书籍为依据进行讨论和辩论的活动。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危疑(wēi yí)的意思:形容事情危险而又不确定。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语忘(yǔ wàng)的意思:忘记说话的能力。
万言书(wàn yán shū)的意思:
(1).封建官吏呈送给帝王的长篇奏章。 宋 赵昇 《朝野类要·文书》:“万言书,上进天子之书也。”《宋史·王安石传》:“ 安石 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於是上万言书。”《文明小史》第四五回:“会试的时节,刚刚 中国 和一个什么国开衅,他上了一道万言书。” 吴晗 《反对繁文》:“历史上有些文人好上万言书。”
(2).泛指长篇的书面意见。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现状就是铁证,比保古家的万言书有力得多。”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游东坡十一绝》中的第八首,通过“三道策”、“万言书”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智慧的崇敬与向往。首句“三道策成名烜赫”,借用历史上的名臣如张良、诸葛亮等以三策成就伟业的故事,表达了对卓越策略和智慧的赞美。次句“万言书就迹危疑”,则以大量文字阐述观点或策略,虽可能引起争议或质疑,但正是这种敢于表达、勇于探索的精神,彰显了诗人的胆识与才华。
后两句“易书论语忘忧患,天下三经字说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引用了儒家经典《易经》、《论语》等,表明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通过研读这些经典,诗人能够忘却个人的忧愁与困扰,找到心灵的慰藉。同时,“天下三经”指的是儒家的三大经典,《易经》、《书经》和《礼记》,而“字说时”则暗示了在适当的时候,这些经典的话语能给人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崇,也表达了其在复杂世事中寻求精神寄托和智慧指引的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林国器元夕
世情多异好,幻出满城星。
尘市月无色,醉乡风亦腥。
从他儿戏哄,输我客眠醒。
老耳虚鸣处,笙歌足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