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冠(dào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道德品行上非常高尚,为人正直无私。
归居(guī jū)的意思:指回到自己的家中居住,回归故乡。
九仙(jiǔ xiān)的意思:九位仙人,形容人物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孔父(kǒng fù)的意思:指父亲的智慧和学识。
栖真(qī zhēn)的意思:栖息于真理或真实的地方;追求真理或真实的生活。
三气(sān qì)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情绪受到挫折、打击后,产生了愤怒、恼怒和气愤的情绪。
所如(suǒ rú)的意思:
所往。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 陈子龙 《钓竿行》:“风雷在鳞甲,浩然纵所如。”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物方(wù f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性质、方面。
仙主(xiān zhǔ)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的主人,也可以指某个领域的权威人物。
玄元(xuán yuán)的意思:玄元指的是深奥而神秘的原始力量或事物的根源。
应物(yìng wù)的意思:指人应当顺应事物的本性、规律,与之相适应。
犹龙(yóu lóng)的意思:指人行事犹如龙一样威风、有力量。
元九(yuán jiǔ)的意思:指人们在困境或逆境中,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佐命(zuǒ mìng)的意思:指辅佐君主,帮助国家治理,为国家尽忠职守。
- 翻译
- 玄元是九位仙人的领袖,他在宇宙初始时便已领悟了道的精髓。
他顺应世间万物的规律,助帝王治理国家,同时也能在真境中隐居修行。
他留下的著作教导后世直至永恒,他的精神乘着光辉返回到浩瀚的宇宙。
孔子曾赞叹他像龙一样神秘莫测,谁能知道他真正的去向呢?
- 注释
- 玄元:指道家尊奉的最高神灵,这里可理解为道家哲学的源头。
九仙主:九位仙人的首领。
道冠三气初:在天地未分的混沌之初就掌握了道的真谛,三气指天地人三才或阴阳之气与冲和之气。
应物:顺应外界事物的变化。
佐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
栖真:在真实的、本质的世界中居住,比喻修行或隐居。
归居:返回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是精神上的归宿。
贻篇:遗留下的文章或著作。
训终古:教训、教诲流传至永久。
驾景:乘着光辉,比喻超脱尘世回归自然或天界。
太虚:指广阔的宇宙太空,也代指道的境界。
孔父:对孔子的尊称。
叹犹龙:形容像龙一样深不可测,赞叹其高深莫测的智慧。
所如:所去的地方,这里指真正的归宿或意图。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高士咏》。从内容来看,诗中描述的是道家仙境和修炼成仙的情景。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高深莫测的仙界世界,其中“玄元”指的是宇宙的根本,“九仙主”则是仙界中的最高统治者。下文“道冠三气初”,“道”指的是道家修炼之道,“冠”意味着达到顶峰,而“三气”通常指天、地、人三者的本源,故此处“三气初”表达了宇宙生成的初始状态。
"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这两句则描写仙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应物方佐命”意味着仙者顺应万物之道来辅助生命的生成,“栖真亦归居”则表达了仙者的真性回归本源,找到了心灵的安居之所。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 这两句诗人借以传递诗歌(贻篇)的智慧永存,以及通过驾驭自然之景象回归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太虚”。
最后两句"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中,“孔父”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神仙或至高无上的存在,“叹犹龙”则是形容其神秘莫测,如同传说中难以捉摸的龙类生物。而“谁能知所如”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脱俗境界的赞美与疑问,认为这是常人难以理解和企及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界的壮丽景象和仙者的修炼成就,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家哲学和仙境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因王给事回使奉寄
雨昏郡郭连三日,吏报江流忽数回。
正叹船如天上坐,那知人自日边来。
臂弓腰箭身今老,航海梯山运已开。
汉虏不应常自守,期公决策画云台。
木兰花慢·其二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东阳水乐亭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
洞庭不复来轩辕,至今鱼龙舞钧天。
闻道磬襄东入海,遗声恐在海山间。
锵然涧谷含宫徵,节奏未成君独喜。
不须写入薰风弦,纵有此声无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