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云寒不归,暮鸟飞相逐。
坐玩赤叶枫,行采黄花菊。
背囊(bèi náng)的意思:指背在背上的包袱或负担。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丹经(dān jīng)的意思:指红色的经书,比喻珍贵而难得的书籍或经典。
花溪(huā xī)的意思:指美丽的溪流,也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色或环境。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秘检(mì jiǎn)的意思:秘密检查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霞外(xiá wài)的意思:指超越尘世的美好景象或事物。
仙山(xiān shān)的意思:指仙境或仙人居住的山岳。也比喻幻境或理想境界。
隐茅(yǐn máo)的意思:隐居在茅草之中
永怀(yǒng huái)的意思:长久怀念、永远怀念
紫芝(zǐ zhī)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品质高尚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青霞谷的游历与心境,充满了道家的隐逸之风和自然之美。
首句“背囊负丹经,花溪策绿玉”,开篇即展现出一位携带着丹经的道士,踏着花溪,手持绿色的竹杖,行走在山间,充满了神秘与雅致。这里的“丹经”象征着道教的修炼之道,“花溪”与“绿玉”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美好与生机。
接着,“既经琪林下,遂造仙山麓”,描述了道士穿过了繁茂的琪树林,来到了仙山的脚下。这里用“琪林”和“仙山”进一步渲染了道家的仙境氛围,暗示了道士追求的超凡脱俗的生活。
“流水绕洞门,深松隐茅屋”,描绘了山谷中的清幽景象,流水潺潺,环绕着山洞的门户,而深邃的松林中隐藏着简朴的茅屋,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和谐。
“秋云寒不归,暮鸟飞相逐”,通过秋云的寒冷与暮鸟的飞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道士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坐玩赤叶枫,行采黄花菊”,生动地描绘了道士在赤叶枫树下静坐观赏,行走间采摘黄菊花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
“紫芝既可茹,秘检时自读”,表达了道士对紫芝的食用与对秘籍的阅读,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对于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最后,“渺矣丘中想,永怀霞外躅”,以“渺矣丘中想”表达了对尘世的淡泊与超脱,以及“永怀霞外躅”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在青霞谷游历的描绘,展现了道家的隐逸思想、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两行倦柳,带湿烟摇暝、牵人羁绪。
小簟重帘斜月里,阅尽兴亡无数。
自笑疏慵,莺初燕晚,未问萧娘渡。
江南秋色,断肠空在纨素。
还记坠叶轻潮,嫩凉时候,与客携尊俎。
无奈劳劳亭下笛,又唤扁舟西去。
水驿镫昏,愁长梦窄,总是分携处。
甚时重到,酒人零落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