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刊(bù kān)的意思:不可攻破、不可侵犯、不可摧毁
传声(chuán shēng)的意思:传递声音,传播信息,传言流传。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何幸(hé xìng)的意思:表示对不幸的事情发生感到庆幸或幸运。
后代(hòu d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子孙后代。
灵湫(líng qiū)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情感敏锐,心灵深邃。
龙旌(lóng jīng)的意思:指龙旗,也泛指旗帜。比喻权威和威严的象征。
神力(shén lì)的意思:指超出常人的力量或能力。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时望(shí wàng)的意思:指对未来的期望和希望。
万方(w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地域或范围。
一掬(yī jū)的意思:一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数量极少或微不足道的量。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重岩(zhòng yán)的意思:指坚硬、沉重的岩石,比喻困难重重、难以逾越的境地或困境。
作阵(zuò zhèn)的意思:指人群聚集、集结在一起。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达所作的《龙潭》,以“龙潭”为题,描绘了龙潭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联“高皇曾此驻龙旌,一掬灵湫遂有名”,开篇即点出龙潭的历史渊源,高皇(此处指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此驻跸,使得这一潭水获得了灵性的名声。这里运用了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气息。
颔联“云绕重岩朝作阵,风生古柏夜传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龙潭周围的环境之美。云雾缭绕于重重山岩之间,仿佛在清晨时分排列成阵;夜晚,古柏林中风吹过,传来阵阵声响,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颈联“为霖已副当时望,报祀长悬后代情”,转而赞美龙潭的自然恩赐与文化传承。它不仅滋润了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期待,还承载着后人对先祖的祭祀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尾联“圣德不刊神力护,万方何幸际升平”,最后表达了对龙潭及其周围环境的崇高敬意。认为是圣人的品德与神的力量共同守护着这片祥和之地,使得天下万民有幸生活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龙潭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以及人文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野步书田家
翳日桤阴翠幄遮,葑围高下奕枰斜。
陂塘几曲浅深水,桃李一溪红白花。
赪尾自跳鱼放子,绿头相并鸭眠沙。
春郊景物堪图写,输与烟樵雨牧家。
缘识·其三十四
清洁恭虔禋上帝,郊仪大设康哉世。
人心肯悦化来同,礼乐咸修依古制。
景福照明何举措,千官俨雅登云路。
一阳初启煦仁风,我运唯扬均遍布。
道德功惭情不已,常如取朽九重里。
未曾一日贵为尊,抚念苍生皆赤子。
羽卫旌幡花作队,雍熙民泰俱阛阓。
承平岂足尽言之,万里山河观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