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起》
《夜起》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远随明月去,独望晓星来。

蟋蟀三两声,海棠花半开。

秋衫全湿露,团扇半粘苔。

户讶流萤出,窗惊电影回。

非因驰照远,谁复认池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电影(diàn yǐng)的意思:指用摄影机拍摄并制作成影片的艺术形式。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惊电(jīng diàn)的意思:形容声音或消息传得非常迅速,像闪电一样惊人。

流萤(liú yíng)的意思:形容微弱的光亮。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海棠花(hǎi táng huā)的意思:形容容貌美丽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诗人独自起身,追寻月光与晨星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诗中运用了多种感官描写,如听觉(蟋蟀的鸣叫)、视觉(海棠花的半开)、触觉(秋衫被露水打湿)和想象(流萤与电影般的光影),营造了一种幽深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首联“远随明月去,独望晓星来”以动态的视角展开,仿佛引领读者跟随诗人的脚步,穿越夜色,追寻那明亮的月光与初现的晨星。这种孤独而坚定的探索,既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颔联“蟋蟀三两声,海棠花半开”则将焦点转向了自然界的声音与形态。蟋蟀的低吟与海棠花的半开,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

颈联“秋衫全湿露,团扇半粘苔”进一步深化了夜色的凉意与环境的静谧。秋衫被露水打湿,团扇上沾满了青苔,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尾联“户讶流萤出,窗惊电影回”以动态的场景结束,流萤的飞舞与电影般的光影在窗户上映现,既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象征着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微妙平衡。这一联巧妙地回应了首联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生命瞬间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与生命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清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谢米雍丘元章见过

今古两妙令,雍丘与太丘。

当时号清白,后日想风流。

吏鼾庭阴午,农歌野色秋。

吾非荀氏老,愧尔德星留。

(0)

怀寄寇元弼

君投筦库可知非,我饱官粮又愿违。

旧国秋高鸿雁过,长淮水落白鱼肥。

西风吹梦端相觅,南物留人也念归。

何日芦轩下双榻,满持樽酒洗尘机。

(0)

快哉亭朝暮寓目二首·其二

积潦际危堞,登临西照中。

苔衣罥白羽,槐荫悬青虫。

不浅胡床兴,无多团扇功。

目穷犹起羡,演漾一渔篷。

(0)

感兴六首·其一

雏雀学翻飞,不知毛羽微。

青鵳笑高树,待尔饱朝饥。

(0)

题异花

山花红与绿,日暮颜色足。

无名我不识,有毒君莫触。

(0)

句·其七

儋耳道中还可乐,东坡安用叹途穷。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