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茅山道中》
《茅山道中》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犹是皇畿内,迢迢赤县分。

劳生空害道,薄命关文

源水浑迷路深山迥隔云。

金丹如可就,留此问茅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薄命(bó mìng)的意思:命运不好,生活困顿

赤县(chì xiàn)的意思:指人民纷纷起义,推翻暴政,恢复社会正义的县城。

关文(guān wén)的意思:关文指的是一封重要的公文或信件。

皇畿(huáng jī)的意思:皇帝的领土

畿内(jī nèi)的意思:指京城内部,也泛指国都的周边地区。

金丹(jīn dān)的意思:指道家修炼中所追求的长生不老药物,也可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迥隔(jiǒng gé)的意思:指距离或差距非常远,没有联系或关联。

劳生(láo shēng)的意思: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改变命运。

茅君(máo jūn)的意思:指天下间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迷路(mí lù)的意思:迷路后重新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深山(shēn shā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人迹罕至的山区。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县分(xiàn fēn)的意思:

亦作“ 县份 ”。即县。但不与专名连用。《儒林外史》第四回:“我这 高要 ,是 广东 出名县分。一岁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十:“那时,将有很多县份和若干省份的农业经济,基本上完成半社会主义的改造。”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茅山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犹是皇畿内”,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仍旧属于帝王管辖的范围之内,流露出一种归属感和历史的厚重感。

“迢迢赤县分”则进一步描述了道路的漫长与遥远,赤县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广阔的国土,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探索精神。

“劳生空害道,薄命岂关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命运的反思。他认为忙碌的生活并不能真正帮助自己达到修行的目的,而个人的命运并非由学问或文采决定,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与超越。

“源水浑迷路,深山迥隔云。”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与神秘,源水的浑浊与山路的蜿蜒,深山的高耸与云雾的缭绕,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曲折与不可预测性。

“金丹如可就,留此问茅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修仙成道的向往,希望能在茅山找到答案,既是对道教修炼的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探索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寿楼春.上海寄魏端夷

嗟春波何长。况天涯芳草,极目斜阳。

日日离忧,憔悴独吟江乡。搴蕙茝,怀馨香。

倚酒尊、高楼苍茫。

只孔雀东南,浮云西北,脉脉永相望。

江南好,欢无央。任金笳玉管,触耳锵洋。

但有哀时,涕泪满襟浪浪。思故国,伤年光。

望海东、烽烟悲凉。听一概、军声萧条,万方空断肠。

(0)

金缕曲.马上望终南山色

玉带河桥柳。挂吟鞭、春衣照影,镜岚招手。

楚雨秦云随时去,宛转南屏横绣。

问谁信、青天搔首。

方丈蓬莱烟雾锁,道神仙、捷径人閒有。

天外语,几参透。沈郎腰是新来瘦。

荡银鞯、梦魂扶醉,玉骢知否。

倦绪因风还飘泊,吹到软红依旧。

算最苦、飞花时候。

点缀楼台名士习,好江山、冷落题诗后。

人不见,数峰秀。

(0)

杂感·其二

阿瞒事鞍马,横槊尚赋诗。

淮淝政交锋,别墅方围棋。

何哉情事迂,俗论乃嗤嗤。

斯人机械深,政尔未易窥。

(0)

和张仲实绝句四首·其四

兀坐书林闭董帷,时寻佳句写乌丝。

儿时论语今忘却,且让安昌作帝师。

(0)

戏书所见

云英捧玉液,真是裴郎偶。

不知几万钱,买得玉杵臼。

(0)

董孝子墓

修修古孝子,家移来水旁。

母病食此水,母死葬其乡。

杀人自白吏,就家起为郎。

至今庙下草,犹带食水香。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