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斋》
《水斋》全文
唐 / 李商隐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多病欣依有道邦,南塘宴起想秋江。

卷帘飞燕还拂水,开户暗虫犹打窗。

更阅前题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

人为故交道,莫惜鲤雨时一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虫(àn ch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不露面的危险或敌人。

飞燕(fēi yàn)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故交(gù jiāo)的意思:旧交、老朋友

交道(jiāo dào)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往来。

卷帘(juàn lián)的意思:指把帘子卷起来,暗指有所隐瞒、掩盖真相或遮蔽事实的行为。

开户(kāi hù)的意思:开设银行账户或其他账户

披卷(pī juàn)的意思:指将卷子展开或展示出来,形容公开、宣布或公布某种事物。

前题(qián tí)的意思:指在做某事之前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或前提。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一双(yī shuāng)的意思:一对、一副

有道(yǒu dào)的意思:有正确的道理或方法。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在秋天对远方故交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精练,意境幽深,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怀旧之情。

“多病欣依有道邦”,表达了诗人因身体多病而安心地依靠着某种精神寄托。在这里,“道邦”可能指的是一种精神的避风港湾,是诗人内心所寻求的安宁之所。

“南塘宴起想秋江”,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在南塘宴会中,心里却忍不住地想念着那流淌于远方的秋江。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卷帘飞燕还拂水,开户暗虫犹打窗”,通过对室内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寂寞的秋夜场景。窗帘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燕子在空中飞舞,而那些小虫还在窗棂上跳跃,这些生动的细节增添了一种静谧与孤独。

“更阅前题已披卷,仍斟昨夜未开缸”,诗人翻阅旧时的诗词,回味往昔,而那些尚未品尝的酒水(比喻未实现的愿望或未经历的事物)依然封存,这里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和对未来某种期待的保留。

“谁人为报故交道,莫惜鲤雨时一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旧友的情谊,希望有人能够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鲤鱼跳水"象征着信息或消息的传递,而"鲤雨"则是秋天特有的雨势,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旧友未能相聚的遗憾。

总体来说,李商隐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充满思索的秋夜场景,以及诗人对于往昔美好和故交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
朝代:唐   字:义山   号:玉溪(谿)生   籍贯:优美动   生辰:约813年-约858年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猜你喜欢

元符己卯冬至先君罢兴国令宿皇恐滩有诗云倦

去年度长淮,霜月照孤驿。
今年适异县,香雾依禅寂。
人生几冬至,南北均行役。
风枝无停号,遗句诵悽恻。
生男当门户,堕地要膂力。
抚我谓我臧,诲我以文秫。
宁知事大谬,木拱玄尚白。
百巧换千穷,只有不如昔。
晚灯离室暗,又踏它山碧。
行行重行行,风尘儿亦得。

(0)

宿机关报喻县戏为俳礼

短短长长柳,疏疏密密杉。
秧深先熟稻,叶贵再眠蚕。
御暑乌油伞,伤春白贮衫。
乡风尽江右,魂梦莫湘南。

(0)

盘墅·联德堂

才到松陵即是家,便须洗盏泛流霞。
软红尘里风波恶,不似江舻与海槎。

(0)

为师宪兄悼侍儿倩倩

含怨衔辛情脉脉,家人强遣试春衫。
也知不作坚牢玉,只向人间三十三。

(0)

盘墅·登明月台

才到松陵即是家,擎空皎月莹无瑕。
自须台上分明看,拟欲呼仙泛海槎。

(0)

盘墅·登三清阁

才到松陵即是家,三清阁下寂无哗。
小臣愧乏丝毫报,深炷炉香静点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