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水(bì shuǐ)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水,也用于形容美丽的水景。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道阶(dào jiē)的意思:指学问、道德、能力等级别或层次。
顶上(dǐ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或地方的最上面。
浮图(fú tú)的意思:形容虚幻、不实的事物。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阶梯(jiē tī)的意思:比喻事物逐步发展或逐渐推进的过程。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开元(kāi yuán)的意思:开始,创立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离经(lí jīng)的意思:违背经典或常规,超出传统思维范围。
乱离(luàn lí)的意思:指秩序混乱,无序分散。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藤萝(téng luó)的意思:指藤蔓盘旋、攀附在树木上的植物,比喻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牵连的关系。
天宝(tiān bǎo)的意思:指天上的宝物,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遗迹(yí jì)的意思:指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痕迹。
只缘(zhī yuán)的意思:只因为身处在这座山中
- 鉴赏
这首明诗《咏彬县塔》由张金度所作,描绘了彬县塔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诗人以“浮图耸矗碧山头”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塔身挺拔、直插云霄的雄伟姿态,与碧绿的山头相映成趣。接着,“顶上藤萝老树秋”一句,通过藤萝和老树的描写,赋予塔以岁月的痕迹,渲染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天宝乱离经过未,开元遗迹尔还留。”这两句承上启下,暗含对塔所在地区历史变迁的感慨。天宝年间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而开元则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的盛世。诗人借这两个历史节点,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战乱离散的无奈。
“月临七级彬亭冷,影浸孤城碧水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塔下的景色,月光洒在塔的七级之上,显得格外清冷,塔的影子则倒映在流淌的碧水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最后,“问道阶梯何事废,只缘高处客心愁。”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通往塔顶的阶梯荒废了?这不仅是对现实状况的关切,也是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深深叹息。高处的塔顶,似乎成了人们心中难以触及的梦,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整首诗通过对彬县塔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时代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其四野烧
望中旌旆忽缤纷,疑是横行出塞军。
猛焰燎空欺落日,狂烟遮野截归云。
莫嫌牛马皆妨牧,须喜狐狸尽丧群。
只恐风驱上山去,虚教玉石一时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