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独坐(dú zuò)的意思:独自坐着,不与他人交往。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露滴(lù dī)的意思:形容露水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鸣石(míng shí)的意思:指隐忍不发作声,待机而动的状态。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瀑泉(bào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汹涌澎湃。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泉音(quán yīn)的意思:指清脆悦耳的声音。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中酒(zhōng jiǔ)的意思:指喝酒,特指喝中间一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夜晚静坐的情景,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首句“独坐偏宜夜”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的宁静与孤独相得益彰,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秋光是客心”一句,将秋日的景色与诗人的心境联系起来,秋光仿佛成了诗人情绪的载体,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如何明月影,只爱白云林”两句,通过对比明月与白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明月的清冷与白云的飘逸,都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反映出他对自然界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露滴花中酒,风鸣石上琴”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露珠的滴落比作酒的洒落,风声的吹拂比作琴弦的弹奏,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萧萧数风叶,传得瀑泉音”以风叶的轻响象征瀑布的流水声,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净化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过程,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自然与自我精神世界的双重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