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携老杖,分果忆儿筵。
底事常相忍,张家未是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开篇“怡怡亭畔路,兄到弟随肩”两句,表达了兄弟间亲密无间的情谊,他们在怡怡亭旁的小路上并肩行走,传递出一种难得的兄弟情深。
接下来的“花径同调瑟,兰窗共擘笺”则展现了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在这静谧美好的环境中,家人共同享受着艺术与文化的乐趣。瑟是一种古代乐器,调瑟意味着一起演奏音乐;兰窗象征着清新雅致的居所,而共擘笺则是指家人们一起阅读书籍,分享知识。
“看山携老杖”一句,通过携带老年人出游的情景,传递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老杖作为伴随老人的物品,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体验。而“分果忆儿筵”则是回忆起孩子们争抢果子时的情形,这不仅仅是一种亲情的流露,也反映了家中的欢乐与繁盛。
最后,“底事常相忍,张家未是贤”两句,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意。诗人通过提及“常相忍”,暗示了家庭成员间的宽容与理解,并且通过“张家未是贤”的说法,表现出一种谦逊和对完美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没有直接抒发强烈的情感,而是通过平实的语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温情,展现了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场景。
月形何完完,秋静气弥放。
玉轮困瑕颣,投掷去天仗。
前无衡轭施,凭谁挽能上。
回旋天地周,驰骋固已壮。
古今磨不磷,刚耿固可谅。
予欲假之游,自投上穷亢。
东折扶桑枝,西塞昧谷旷。
天机与回斡,日驭纵休畅。
苟留扬辉中,无复颠侧怅。
是谋敢吾专,行矣天帝访。
传闻天路艰,蹉蹶就沦丧。
帝居深九阍,有谒未易傍。
鬼神喜阴暗,陈列忌忠亮。
进知自致艰,退使斯谋妄。
回头暮堂上,萤爝光相望。
月出未出山苍苍,明毫倒射生寒芒。
光摇林彩已奇怪,月时犹在青山外。
一杯两杯呼出来,仰天喝云云未开。
冰轮碾上何人推,天凉如水青如苔。
不知今我何如哉,冰撑雪拄胸崔嵬。
欲飞上天?斗魁,手取蟾蜍探泼醅。
醉眠老兔秋毰毸,下视茫茫青作堆。
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长照今人哀。
繇来今古一丘貉,安用老滴成琼瑰。
如此佳月能几回,搔吾鬓已霜皑皑。
李白如在三百杯,与骑鲸鱼游九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