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家傲·其三奉陪富公季申探梅有作》
《渔家傲·其三奉陪富公季申探梅有作》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渔家傲

寒日西郊湖畔路。天低野阔山无数

路转斜冈花满树。丝吹雨。南枝占得春光住。

藉草携壶花底去。花飞酒面香浮处。

老手调羹独步。须记取。坐中都芳菲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调羹(tiáo gēng)的意思:指用各种手段、方法操纵、控制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独步(dú bù)的意思:独自行走,超越他人,独一无二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湖畔(hú pàn)的意思:指湖边,湖的旁边。

记取(jì qǔ)的意思:记住并牢记事物的内容。

酒面(jiǔ miàn)的意思:形容脸色红润,容光焕发的状态。

老手(lǎo shǒu)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人。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携壶(xié hú)的意思:指携带着酒壶,形容游客或行人带着行囊,四处游历。

中都(zhōng dōu)的意思:中心都市;首都

坐中(zuò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间占据中心位置或处于主导地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冬日湖畔行走的画面,天气低沉,野外开阔,而山峦重叠无数。路转曲折之处,花树间满是春意盎然的情景。诗人用“丝吹雨”来形容细雨如丝线般轻柔地飘落,通过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温婉的气氛。

在“南枝占得春光住”一句中,“南枝”通常指的是梅花,而这里则是借指早春的景象。诗人似乎在表达,即便是在寒冷的季节里,自然之美仍旧不减,其中“春光”一词更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

接着,“藉草携壶花底去”则描绘了诗人带着酒壶在花丛中漫步的情景,而“花飞酒面香浮处”则是对这一时刻美好情境的进一步渲染,展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而“老手调羹当独步”一句,则透露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诗中多次强调“须记取”,显然是希望自己和读者都能铭记这份难得的美好时光。

最后,“坐中都是芳菲侣”则将整个情境推向了高潮,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合一、享受生命之美的愉悦心情。整首诗以其淡雅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感,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春雨

瑟瑟萧萧动远思,东风吹卷曲尘丝。

落梅江岸经行处,细草阶庭欲暮时。

酒梦暗随灯焰尽,春更还逐炭香迟。

朝来扫径花多少,误湿閒愁总不知。

(0)

喜得果园寄怀之作集杜报之十二首·其四

万象皆春气,梅花年后多。

深知好颜色,且得慰蹉跎。

胜地初相引,古人谁得过。

不知沧海上,君子意如何。

(0)

代如皋某拈木芙蓉美人二首·其一

含思脉脉静娟娟,绰约丰姿不可传。

兰泽草香醒梦蝶,锦城花事听啼鹃。

红颜相照还应妒,青镜慵妆只自怜。

盈掬芳声莫远致,忍教轻替拒霜研。

(0)

和鲤南四弟病中

春光深处早梅稀,细数频年往迹非。

庭草已拚随梦化,溪云何事背人飞。

可曾鸿爪遗晴雪,枉记蛛丝繫落晖。

莫是词人易萧瑟,谷风阴雨弃葑菲。

(0)

儿子肇湘作落叶二首语涉旖旎变格示之

无端摇落古墙头,铁骑金戈动素秋。

霜月含芒争出锷,江山无恙独登楼。

闺中少妇十年恨,塞上征人一夜愁。

自是天光还本色,别风淮雨各清遒。

(0)

再叠前韵四首·其二

石阑金井未经霜,一角疏阴蘸曲塘。

散发飘蓬怨归沐,落花团絮不盈箱。

树缘赐姓怜杨氏,恨写如眉托汉王。

传语行人莫攀折,年年清荫晕花坊。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