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吴中旱》
《闻吴中旱》全文
清 / 沈曾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南国惊传云汉歌,空闻阙下嘉禾

粒馀鹦鹉三秋少,草尽飞蝗八月多。

栗里已无田种秫,舂陵难遣吏催科

长河天上谁能挽,一泻乡关润绿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河(cháng hé)的意思:指长长的河流,比喻时间或历史的长久流转。

催科(cuī kē)的意思:催促学习,督促进步。

飞蝗(fēi huáng)的意思:指数量庞大、迅速蔓延的害虫或灾祸。

嘉禾(jiā hé)的意思:指丰收的好年景,也比喻喜庆、吉祥的景象。

惊传(jīng chuán)的意思:消息传得很快,引起了广泛的惊讶和关注。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阙下(què xià)的意思:指位于高处或重要位置的人物或事物。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田种(tián zhǒng)的意思:指农田的种类或作物的种类。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乡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云汉(yú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莫测或难以捉摸。

鉴赏

这首诗《闻吴中旱》由清代诗人沈曾成所作,通过描绘南方地区遭遇旱灾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首联“南国惊传云汉歌,空闻阙下颂嘉禾。”开篇即以“云汉歌”和“颂嘉禾”形成鲜明对比,云汉歌本应是丰收的象征,而嘉禾的颂扬却在空谈,暗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反差,反映了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颔联“粒馀鹦鹉三秋少,草尽飞蝗八月多。”进一步描绘了旱灾带来的严重后果。鹦鹉因粮食短缺而数量减少,飞蝗则趁着草木枯竭之际大量繁殖,这两幅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旱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

颈联“栗里已无田种秫,舂陵难遣吏催科。”将视角转向个人层面,指出在干旱的环境下,原本可以种植的田地已经无法耕种,连最基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同时,官府的赋税催征也成为了百姓难以承受之重,表达了诗人对底层民众生活困境的同情。

尾联“长河天上谁能挽,一泻乡关润绿莎。”以长河喻指自然界的水,表达了对天降甘霖的渴望,但又无奈于人力无法改变天象,只能眼睁睁看着乡间一片绿色被干旱吞噬。这一联既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无力感,也寄托了诗人对缓解旱情、恢复生机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旱灾现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体现了其深厚的忧民情怀。通过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情感丰富,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沈曾成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除夕

共和民国五周年,犹有深忧抱杞天!

月朔缘何更夏正?岁除随俗写春笺。

不夷不惠行吾素,无害无灾且自怜!

世外桃源忘甲子,且浮绿蚁醉尊前。

(0)

萧惠长先生以四十一寿诗见示,和韵祝之·其七

草草劳生休未休,恒河沙数一浮舟!

也知天许为刍狗,不管人随唤马牛。

入世固宜经百练,及身早已定千秋。

衣冠涂炭吾将俛,难得如君意气投。

(0)

感怀,和张公善领事用前韵

孤亭终古吊风波,留守三呼唤渡河。

南宋君臣伤播越,北胡献纳恣搜罗。

万方民气含冤久,九士忠魂饮恨多!

八百馀年光汉族,盈庭悬想载赓歌。

(0)

和菽庄临别赠韵

鼓浪潮声撼舵楼,掉头不住入蛮游。

绝无风雨重阳日,不尽波涛九月秋。

四海已无床可坐,只身剩有刺相投。

侧身一虱如萍梗,始信浮生渺芥舟。

(0)

乙卯五月望夜菽庄张灯词·其二

万灯点缀碧山巅,丘壑真成不夜天。

待月似嫌高树密,大家伫立小楼前。

(0)

拟小游仙·其六

听罢霓裳醉广寒,青天碧海夜漫漫。

嫦娥果有真灵药,乞与人间返少丹。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