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不让土,故得高嶬嶬。
有河不择流,故得宽瀰瀰。
是之谓大公,而我以名此。
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山与河来比喻人的品德和胸怀,表达了对“大公”精神的赞美与追求。山不拒细土,因而巍峨;河不择细流,因而宽阔。这种包容万物、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大公”的体现。诗人以此自勉,希望在太平盛世中,能够凭窗远眺,心怀圣人之道,领悟程颐等儒家大师的思想精髓。
诗中的“清晏间”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在此时此刻,不仅享受着自然美景带来的愉悦,更是在心灵深处与圣贤对话,汲取智慧的甘露。通过“识得圣人心,闻诸程夫子”,诗人表达了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希望能够像程颐这样的圣人一样,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远的洞察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自然景象寓言哲理,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其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儒家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