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箪瓢(dān piáo)的意思:指简朴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条件。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津人(jīn rén)的意思:指聪明、悟性高的人,也可指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散帙(sàn zhì)的意思:指解散、散开。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谁寻(shuí xún)的意思:指不知道寻找的对象是谁或不确定寻找的对象是谁。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文史(wén shǐ)的意思:指文化和历史领域的知识和学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首句“三径蓬蒿长,谁寻仲蔚门”以东汉隐士季凌(字仲蔚)的典故开篇,暗示了主人公与世隔绝、不问世事的生活状态。蓬蒿长满三径,象征着环境的荒凉与隐居的孤独,同时也暗含着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接着,“箪瓢忘晏设,文史入宵言”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方式。他以简陋的饮食为满足,不拘于日常的礼节,而是沉浸在书籍和历史之中,夜以继日地探讨学问。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也反映了他超脱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
“散帙或焚蒳,钓鱼时放䑳”则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另一面。他或整理书籍,或点燃香料,或垂钓于水边,这些活动既是对自然的亲近,也是心灵的寄托。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隐士在自然与书本中寻找精神慰藉的境界。
最后,“问津人罕到,不必记桃源”两句表达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孤独。很少有人来访,这既是一种外界的疏离,也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自我保护。同时,诗人借用桃花源的典故,暗示了隐士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远离尘嚣,自得其乐,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无需外界的打扰,也不必寻找,因为这种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避世的桃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书籍、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郑子尹婿生日作长句示之
郑子有才不可羁,卓立天骨矜权奇。
郑子能文苦不遇,即今三十已虚度。
少年曾读等身书,寻常咳唾皆成珠。
饥来一字不堪煮,吁嗟吾道其非欤。
小住京华歇行脚,依旧归心殊落落。
如入宝山空手回,江湖与我同飘泊。
买鱼沽酒向沙津,一醉东风桃李春。
英雄未必无知己,相尔岂是蓬蒿人。
迟雪用东坡集中清虚堂雪韵
枯枝策策鸦如叶,老树萧萧雀噪雪。
小掩柴门半不开,欲落未落更清绝。
痴云堕地天乍低,朔吹号空树欲折。
遥山积雾半霏微,忽地残阳漏明灭。
银海微茫天半枯,素旗隐约云中掣。
十分暝色入篱落,一片寒光压衣缬。
雀舌待烹陶谷茶,麈尾思霏王衍屑。
伫看飞絮竞颠狂,莫使空花太飘瞥。
祈麦定生野老欢,戏玉要听山童说。
会当出作探梅游,板桥倒跨驴鞍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