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郊庙歌辞.武后明堂乐章.商音》
《郊庙歌辞.武后明堂乐章.商音》全文
唐 / 武则天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律中夷则,序应收成。功宣建武,义表惟明。

申礼奠,庶展翘诚九秋是式,百谷斯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谷(bǎi gǔ)的意思:指各种谷物的集合,泛指丰富的粮食。

九秋(jiǔ qiū)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秋天。

翘诚(qiào ché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言行光明正大,没有假意。

申礼(shēn lǐ)的意思:表示向别人请教或学习,虚心向他人请教,表示自己愿意虚心向别人学习。

收成(shōu chéng)的意思:指农作物成熟后的收获,也比喻工作或事业的成果。

夷则(yí zé)的意思:指平均、一致,形容相同或相似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诗是武则天的《郊庙歌辞·武后明堂乐章·商音》,属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宫廷宴会曲。诗中融入了对国家大礼和皇家盛事的颂扬,以及对丰收喜悦之情的抒发。

首句“律中夷则,序应收成”展现了一种法律制度井然有序,与农业生产的节气相吻合,暗示着国家治理得法,民生丰裕。接着,“功宣建武,义表惟明”强调了皇帝武功的广布和德泽的昭彰,这里的“建武”可能是对唐朝开国之功的赞誉。

第三句“爰申礼奠,庶展翘诚”则描绘了一种祭祀典礼上的庄重与虔诚之情,通过对古礼的遵循和展现,以彰显皇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紧接着,“九秋是式,百谷斯盈”直接指向了丰收的景象,九秋代表一年四季的轮回,而百谷盈满则形象地表达了农业生产的成功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对皇家礼仪、武功和农事的歌颂,构建了一幅盛世图景,彰显了作者作为统治者的自信与得意。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良好以及政治稳定的局面。这类诗歌在古代中国常被用来表达对皇权的颂扬和臣民之忠诚。

作者介绍
武则天

武则天
朝代:唐   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   生辰:624年-705年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猜你喜欢

题谊上人石室

接石为巢瓦缝攲,家风惟有白云知。

连筒远取煎茶水,种竹先寻挂衲枝。

庵小偏涵新世界,山空不见旧亭池。

清宵一段西来意,林影参差月上时。

(0)

舟中避难

拿舟来避难,别我钓鱼矶。

帆卸遮春雨,衣濡晒落晖。

南师闻鞑走,北马逐人飞。

见说漳桥断,銮舆曷日归。

(0)

游碧霄石镌一寿字今七十二年

当时石上谁为镌,亭已荒芜字俨然。

七十二年几陵谷,道人曾共字同年。

(0)

老学忽有所得

刊落閒枝叶,推寻到本根。

始知酬酢处,无地不乾坤。

(0)

题圣果寺介亭诗

金商肃肃淬龙渊,白晓挥开东北天。

天孙引下翡翠烟,层层堆列参井边。

便于裸壤蟠危巅,城雉岧峣暗接连。

地祇欲誇融结权,藓花斸破蛰虫迁。

皮刳骨露判混元,一支一节相贯穿。

洞庭波浪彻底乾,驱来不用暴秦鞭。

大者臲尯下腾骞,尊卑序立鸿雁联。

欲觐曜宝礼法专,貘豹甝虎竞差肩。

禀命踧蹜未敢前,精神张王腰挛拳。

霸臣纳土穷海堧,怪状埋没几百年。

中和有美既争先,磷磷丹漆排雕椽。

太守择之继曩贤,念此嵌空清且坚。

遽于峭绝创墀轩,名之以介非徒然。

介是长男变初世,六二爻辞蕴深秘。

重门待暴乃其卦,未兆未萌堪畏避。

公性中正仍尽瘁,悔吝何忧忧道义。

道义兴行皇纲备,乃是择之之本志。

平湖巨浸六幕宽,此时非独图宴憙。

暑月芙蓉秋月涛,截断风光千百里。

鹏云沆瀣南北透,离朱瞪目旷倾耳。

料公岂恋苇苕地,才业施为自兹始。

或借前箸或赤箠,式遏蛮戎顺文轨。

炎上润下火兼水,无燥无烈无圮毁。

张衡巧制尘灰累,八虬困睡金丸止。

劝公速为苍生起,起辅垂裳圣天子。

永永勋庸辉信史,此亭万古镇星纪。

(0)

绝句·其一

兀坐长吟五十诗,怪来几案夜生辉。

胸中锦段明如许,羞得吴娃懒上机。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