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大节(dà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有节操,能守住底线。
端相(duān xiɑng)的意思:指人的神态、仪表端庄、相貌端正。
匠石(jiàng shí)的意思:指精心雕琢的石头,比喻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琢的作品或人才。
绝交(jué jiāo)的意思:彻底断绝交往关系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曲士(qǔ shì)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弯曲,不正直。
社栎(shè lì)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建设美好社会。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倚伏(yǐ fú)的意思:依靠、倚赖、依仗。
哲人(zhé ré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智慧和高尚道德的人。
知机(zhī jī)的意思:了解情况,明白其中的门道。
自足(zì zú)的意思:指自己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多的东西。
-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蔡松年的作品,名为《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中的第十一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古代贤士节操的敬仰与思考,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句“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表达了对古代士人的高尚情操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世事无常、难以预测的复杂性。接着,“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一句,引用了嵇康的故事,强调了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重要性。嵇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以坚持自我、不妥协而闻名。
“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则对比了明智之士与迂腐之人的不同选择,前者能够把握时机,后者则迷失方向。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智慧与愚昧、明辨与迷惑之间区别的深刻洞察。
最后,“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将自己比作社栎树,这是一种生长在社坛旁的树,象征着坚韧不拔。诗人自比为社栎,表达了自己即使无人赏识,也要保持独立人格的决心。同时,提到匠石(即匠人)相忘,可能寓意着自己与外界的隔绝,或是对世俗评价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代道德风范的向往,以及在复杂世态中保持自我、坚守原则的坚定信念。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自身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处境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缕曲.客自蜀归,贻一湘竹杖,铜为首尾,启之可作旱烟管用。戏赋
三尺琅玕紫。范青铜,月镰霞杵,横颠竖趾。
入手宛承灵寿赐,筇竹一枝差拟。
喜拄地声闻铿尔。
临水登山堪济胜,步慵时,不碍身斜倚。
坚挺节、直如矢。烟霞久癖难湔洗。
旋启螺,忽开双眼,灵通个里。
陡觉氤氲萦齿颊,香赛澧兰沅芷。
还待把精神振起,莫笑一身兼二役。
想扶危舒困无殊理。缄汝口,我行矣。
齐天乐.拜鹃室助枉题沧桑红泪词,即用原韵奉题拜鹃词
手搴芳杜天南倚,奇情万般倾诉。
别调回肠,新声荡气,灯底沉吟酸楚。几番凝伫。
似水老琵琶,欲吞还吐。
同此伤心,分明弦外曲中绪。思量古,愁无数。
叹寥寥作者,算伊堪取。
春死鹃啼,秋深鬼唱,剩有骚魂少许。解人怕遇。
唤绝妙双鬟,画楼高处。度到樽前,哀音何太苦。
兰陵王.白梅
冷时节。多少零枝碎叶。
孤山畔,烟瘦雨枯,谁耐高寒伴江月。
园林傍水郭,痴绝偎檐冻雀。
红阑外,笼袖倚晴,新靥迎霜破娇萼。瑶华认依约。
颤缟袂天风,飘坠琼雪。陇头欲寄芳心折。
送一抹斜照,半溪流水,飞香逐梦过旧壑。
便归去骑鹤。东阁。动清酌。
更嚼蕊吹花,春镜玄发,灵襟不閟长生诀。
聚玉媚珠笑,照人娟洁。遥怜尘艳,未换骨,太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