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张 秘 撰 汴 第 一 百 一 十 五 宋 /文 天 祥 入 幕 旌 旗 动 ,挥 翰 绮 绣 扬 。烟 雾 蒙 玉 质 ,斯 人 今 则 亡 。
- 注释
- 入幕:进入夜幕。
旌旗:旗帜。
动:飘动。
挥翰:挥毫。
绮绣:华丽的锦绣。
蒙:笼罩。
玉质:如玉般清秀。
斯人:此人,指代前面提到的才子。
则亡:已经去世。
- 翻译
- 军中的旗帜在夜幕中飘动,他挥笔书写华美的锦绣诗篇。
如烟的雾气笼罩着他的玉质身影,这位才子如今已经不在了。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落幕的悲壮景象。"入幕旌旗动,挥翰绮绣扬"两句,通过对军帐内外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将领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和力量,同时也透露出一股豪迈之情。"旌旗"通常悬挂于军中,用以识别或象征,"入幕"则是说这些标志性的旗帜已经被带入内室,可能暗示着战争结束或者胜利的到来。而"挥翰绮绣扬"中的"挥翰"指的是挥舞笔墨,或许是在记录战功、书写史册,也或许只是在描摹这场景的壮丽。"绮绣"一词,常用以形容美好而精细的事物,这里用来修饰"扬"字,更显出一种华丽与庄重。
然而接下来的"烟雾蒙玉质,斯人今则亡"两句,却转换了情境,从对战争胜利的描绘转向了一种失落和哀悼。"烟雾蒙玉质"中的"玉质"通常是形容美好的事物,这里被烟雾所蒙蔽,可能象征着曾经的辉煌如今已经不再清晰可见。而"斯人今则亡"直接指出,曾经伟大的人物现在已经逝去,留下的只是历史的回响和人们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展示了英雄辉煌与消逝无常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缅怀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日杂诗以仰视皇天白日速为韵·其四
麴町往筑地,正出东海湾。
诸胡所聚居,楼观映晴天。
不知夜何事,聚众张几筵。
童妇齐列坐,施帷当其前。
数人类作剧,笑怒相与颠。
下帷俄复展,一人口有宣。
学语殊未熟,时省怀中编。
主人有四女,鬈发各垂肩。
碧眼若含愁,綵服何蹁跹。
入帷迭娇歌,观者咸称妍。
众中都为谁,舍人在其间。
舍人学胡语,彼胡奚知焉?
读书二十年,此举谁谓然。
吾意顾有在,未足为俗言。
流杯池
曲涧蛇盘玉峡开,昔年迁客此徘徊。
右军觞咏稽山侧,漫叟樽铭楚水隈。
傍壑遗祠森翠筱,磨崖大字蚀苍苔。
林泉无恙风流歇,空有游人载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