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夔州挽章·其一》
《李夔州挽章·其一》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防拓西南重,皇华赋咏优。

忍将忧国泪,来作听猿愁

瘴扫乌蛮俗,吟残白帝秋。

脩名磨不得三峡东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帝(bái dì)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用的人或事物。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东流(dōng liú)的意思:指水向东流动,比喻事物顺利发展或人才向有权势的地方集中。

防拓(fáng tuò)的意思:防止扩展、防备未来的发展。

赋咏(fù yǒng)的意思:赋咏是指用诗文或歌颂的方式来赞美或赞扬某人或某物。

皇华(huáng huá)的意思:指帝王的威严和华丽,也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威严和壮丽。

蛮俗(mán sú)的意思:形容言行粗鲁、没有修养,不合礼仪规范。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乌蛮(wū mán)的意思:指黑暗无知、野蛮粗鲁的人或地方。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忧国(yōu guó)的意思:忧国是指为国家的兴旺和民众的福祉而忧虑担心。

猿愁(yuán chóu)的意思:猿愁指猿猴因失去伴侣或亲人而感到悲伤和孤独的情绪。比喻人因思念亲人或离别而感到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李夔州挽章(其一)》。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防拓西南重”暗示了逝者生前在西南边疆的重要贡献,其后“皇华赋咏优”赞扬了逝者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接下来的“忍将忧国泪,来作听猿愁”,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逝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表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深沉的情感。

“瘴扫乌蛮俗,吟残白帝秋”两句,既是对逝者精神品质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其影响深远的肯定。这里的“瘴”指南方湿热地区的疾病,“乌蛮俗”则代表了边远地区落后的生活习俗,而“白帝秋”则是对季节更替的描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诗表明逝者的精神如同清风扫除瘴气,改变了当地的文化风气,其诗歌创作如同秋日的吟唱,虽终将消逝,却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最后,“脩名磨不得,三峡自东流”表达了对逝者不朽名声的坚信。即使逝者已逝,但其名声如同长江三峡的水流,永不停息,流传千古。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也体现了对高尚人格和文化传承的敬仰。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嵩山二十四咏·其十起云峰

触石孤飞一叶蓬,雷公电母昼鞭龙。

但知四海为霖雨,不道中天第几峰。

(0)

赠翟提刑·其二

虬龙金璧走天阍,下有高陵几代孙。

赋掷玉声那问价,笔生春意自无痕。

尚书补去由高第,廷尉除归不署门。

元圃长生新酿熟,一庭椿露滴黄昏。

(0)

秦国夫人挽辞三首·其一

指李仙源后,兴唐帝胄馀。

家传湖北句,人诵岭南书。

知子唯宾客,扬名属起居。

平生操史笔,遗事一欷歔。

(0)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重门杰观屹相望,表里河山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0)

灵岩十二景·其十白鹤泉

云鹤双飞去几年,遗踪依旧涌灵泉。

澄澄皎洁无增减,石铫煎茶味更全。

(0)

云溪行

云溪发源自云门,千古流注越山根。

城金河玉虽已远,南来波浪长崩奔。

苍崖峭壁三十里,翠烟紫雾笼寒水。

往来鸥鹭逐波头,出没鱼龙穿石齿。

清时有客寄扁舟,长啸日来溪上游。

缓教霜翮追清曲,漫引轻丝下碧流。

有时醉卧閒双桨,不知船逐樵风上。

挹尽千岩晓气清,听我万壑寒泉响。

无端侧耳凤凰鸣,却跨青鸾上玉京。

流连丹桂三秋色,辜负寒松半夜声。

十年南北何扰扰,咫尺溪头不成到。

几回魂梦似当时,梦觉尚疑云满抱。

今日羁縻江海曲,折腰翻为斗升粟。

山头日落见云归,自怪此身何局促。

皂雕万里在一飞,蛟龙未必藉沟池。

风月好时心似水,啸歌聊可解人颐。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