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晓 出 湖 边 摘 野 蔬 宋 /陆 游 浩 歌 振 履 出 茅 堂 ,翠 蔓 丹 芽 采 撷 忙 。且 胜 堆 盘 供 苜 蓿 ,未 言 满 斛 进 槟 榔 。行 迎 风 露 衣 巾 爽 ,净 洗 膻 荤 匕 箸 香 。著 句 夸 张 君 勿 笑 ,故 人 方 厌 太 官 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槟榔(bī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纠缠、纠结在一起。
采撷(cǎi xié)的意思:采摘和收集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浩歌(h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宏亮、激昂壮丽的样子。
露衣(lù yī)的意思:指人的衣着过于暴露,缺乏庄重和得体。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膻荤(shān hūn)的意思:形容味道刺鼻、不好闻。
太官(tài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职位太高、权力过大。
衣巾(yī jīn)的意思:指衣带和巾帕,比喻亲密的关系。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振履(zhèn lǚ)的意思:振奋起来,重新振作起来。
- 注释
- 浩歌:高声歌唱。
振履:振动脚步。
茅堂:茅草屋。
翠蔓丹芽:青翠的藤蔓和红艳的芽尖。
采撷:采摘。
苜蓿:一种野草,常用于比喻简朴的食物。
满斛:满盆或满碗。
槟榔:一种热带植物果实,常作为咀嚼物。
行迎风露:行走时感受风露。
衣巾爽:衣巾清爽。
匕箸香:餐具香气。
著句:写下诗句。
誇张:夸张。
君勿笑:请不要笑我。
故人:老朋友。
太官羊:宫中官员常享用的羊肉。
- 翻译
- 高声歌唱着走出茅草屋,忙着采摘青翠的藤蔓和红艳的芽尖。
暂且满足于简单的菜肴如苜蓿,还未提及满盘的槟榔。
行走间迎着风露,衣巾都感到清爽,洗净了油腻,餐具也散发着香气。
写下这些诗句,请不要笑话我夸张,因为老朋友已经厌倦了宫中的羊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走出茅堂,满怀兴致地采摘翠绿的蔓藤和鲜艳的丹芽的场景。他觉得这样的简单野蔬胜过丰盛的苜蓿菜肴,甚至比官府中的槟榔盛宴更为可口。在户外劳作,清风露水洗涤了衣巾,连餐具也散发出清香。诗人幽默地表示,他用夸张的语言赞美这些野蔬,不是因为贫穷,而是因为好友已经厌倦了官家宴席上的羊肉。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淳朴饮食的欣赏,以及对官场繁文缛节的淡淡讽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
雨过见虹明,长桥欲映城。
窗间晴气入,空际昼凉生。
有扇徒看画,无冰自觉清。
人知太守姓,不减汉公名。
张仲通追赋洛中杂题和尝历览者六章其一伊川
山断泻伊流,滩声朝暮急。
东渡马将登,西堤人已立。
日看东西舟,争途如不及。
谁见捕鱼郎,寒蓑雨中湿。
送谢寺丞知余姚
姚江千里海汐应,山井亦与江潮通。
秋来鱼蟹不知数,日日举案将无穷。
高堂有亲甘可养,下舍有弟乐可同。
县民旧喜诸郎政,刍力莫媿今为翁。
别锺京
我怜锺氏子,冒雨为求文。
暂以经兹迈,与之书所闻。
野鸥窥笔砚,舟子采蒿芹。
况有新炊饭,箪浆可送君。
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柘湖
柘土久陷没,千里嗟水滨。
不复吴盐邑,空有秦女神。
浩荡吞海日,旷阔迷天津。
扁舟谁能往,旦暮逢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