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九十七》
《诗三百三首·其九十七》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蒸砂拟作饭,临渴始掘井。

用力磨碌砖,那堪将作镜。

佛说平等总有真如性。

但自审思量,不用争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佛说(fó shuō)的意思:指某种言论或说法具有深远的智慧和道理。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拟作(nǐ zuò)的意思:模仿或仿效别人的作品或行动。

平等(píng děng)的意思:指人们在权利、地位、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互相平等对待。

审思(shěn sī)的意思:审思意为仔细思考、深入思索。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用力(yòng lì)的意思:用力表示施加力量,用力使劲。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争竞(zhēng jìng)的意思:指争夺、竞争。

总有(zǒng yǒu)的意思:表示事物总是会有一定的数量或程度存在,无论是好是坏。

注释
蒸砂:比喻徒劳无功的努力。
拟作:企图。
饭:食物。
临渴:临时,急需。
掘井:挖掘水井。
用力:费力。
磨碌砖:磨砖。
那堪:怎能,哪里能够。
作镜:制作镜子。
佛说:佛教教义。
元平等:原始平等观。
真如性:事物的真实本质或真理。
但自:只须,只要。
审思量:仔细思考。
闲争竞:无意义的争斗。
翻译
试图蒸煮沙子当作饭,到口渴时才开始挖井。
辛辛苦苦磨制砖头,哪能指望用来当镜子。
佛经中说万物平等,皆有真实的本性。
只需自我反省思考,无需无谓的争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它蕴含了深刻的禅理和智慧。诗中开篇两句“蒸砂拟作饭,临渴始掘井”用生动的比喻指出了人们在面临困难时才寻求解决问题的常态,这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讽刺,也反映了人性的某些弱点。

接下来的两句“用力磨碌砖,那堪将作镜”则描绘了一种荒谬的情景——无谓地耗费力气去打磨一块普通的砖头,企图将其变成镜子。这既可以看作是对徒劳无功行为的嘲讽,也隐含着一种追求完美或不切实际愿望的批评。

诗歌最后两句“佛说元平等,总有真如性。但自审思量,不用闲争竞”则表达了禅宗对于一切万象本质上的平等看法,以及对内在真实本性的追求。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回归内心的修养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禅理,展现了诗人的智慧与悟性,同时也启迪读者去思考生活中的真谛以及如何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世间万象。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相见欢

鸳机冷,浸秋华。泛庭花。浅浅月痕灯意在窗纱。

微波赚。明河犯。客星槎。不信人间无路到仙家。

(0)

永遇乐

帘影如丝,如丝疏雨,消遣清昼。

润逼衣篝,青紬滑腻,捲榴裙皱。

阴浓晕翠,苔深涨绿,休忆落红鸳甃。

恁含愁、阑干独倚,泪痕湿,透衫袖。

空阶黯黯,谁弹筝琶,相杂深宵玉漏。

梅子黄时,满川烟草,风味江南又。

更容幽隐,绝无人到,海燕雕梁共守。

凭谁晓、晴霁较准,镜螺眉岫。

(0)

虞美人.午梦

暖风吹送晴丝碧。深院珠帘隔。梦回枕上意难忘。

行遍三吴三蜀又三湘。寸心万里天涯绕。

草色闲门好。春风过了又秋风。

岁岁年年都在酒尊中。

(0)

阮郎归.卫河作

一弯凉月碧云西。纤纤向客低。眉痕犹似画时齐。

当年梦已迷。官道水,久分携。玉骢何处嘶。

当窗莫听夜乌啼。还愁霜满堤。

(0)

祝英台近.竹沙为苔石请赋栖霞晓发诗,倚声应之

岭霞明,江月堕,晓起浩无际。

黄叶深深,诗思在驴背。

不妨茸帽欺霜,满身松影,且饱看、六朝烟寺。

几年事。一番梦逐云空,仙瓢付流水。

雪散沙鸿,愁写断肠字。可知画角声中,连天风雨。

又减了、旧时山翠。

(0)

山花子

曲曲银屏画折枝。檐花欲笑向伊谁。

楼上轻寒罗袂薄,最相思。

频拂粉绵鸾镜暗,乍调筠管凤箫迟。

绿鬓徘徊浑不是,少年时。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