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孛鹿,损万斛,东畦种禾西畦菽。
禾头生耳菽生蠋,城中穰草千钱束。
孛鹿谣,哀嗷嗷。
嗷嗷(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鹅鸭(é yā)的意思:形容言谈无章,语无伦次。
荒荒(huā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丛生繁密的样子。
饥色(jī sè)的意思:形容人因饥饿而面色苍白无血色。
漂摇(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人的立场、态度不坚定,摇摆不定。
水平(shuǐ píng)的意思:水平指水面的平坦程度,引申为事物的水准、程度、能力等。
四乡(sì xiāng)的意思:四个乡村地区,指整个乡村地区。
头生(tóu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头脑初生,意指初生的头脑聪明机智。
万斛(wàn hú)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得难以计算或估量。
无航(wú háng)的意思:没有航向,失去方向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禾头生耳(hé tóu shēng ěr)的意思:形容稻谷长得齐整,穗头挺立,像长出了耳朵一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丰收与饥荒并存的农村景象。"秋孛鹿,损万斛",开篇以丰收的孛鹿(可能指某种谷物)受损,暗示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接下来的"东畦种禾西畦菽",描述了农民们勤劳地交替种植稻谷和豆类,试图弥补损失。
"禾头生耳菽生蠋"一句,"耳"和"蠋"可能是作物病虫害的象征,进一步揭示了收成的艰难。"城中穰草千钱束",说明尽管粮食丰收,但因灾情严重,市价高昂,百姓生活困苦。
"孛鹿谣,哀嗷嗷",诗人以悲哀的调子唱出了民间的哀怨。"昨日湖水平南壕",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季节更迭,也预示着生活的不稳定。"鹅鸭集庐鱼升桥",描绘了动物的迁移,反映出人畜共患的困境。
"出无航,居无茅",写出了人们的流离失所,"荒荒饥色近在郊"则直接描绘了饥饿的严峻现实。最后两句"四乡那不愁漂摇,邻灾况闻江有蛟",表达了对周围乡村同样遭受灾害的担忧,以及江中蛟龙的隐喻,可能象征更大的灾难威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艰辛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新春散寒冱,旭日明江浦。
浦树净亭亭,犹含夜来雨。
远客促行迈,故人皆出祖。
初来自西川,遄征溯南楚。
离别即须臾,晤言方几许。
圣朝悯茕嫠,简贤需召杜。
恺悌终荐达,承流寄绥抚。
澧水出涔阳,东连洞庭渚。
其俗本惇朴,其民素贫窭。
竭力供县官,何尝厌勤苦。
兹晨望贤牧,蚤暮急延伫。
行矣敷仁恩,殚心副当宁。
二亲昔时在庭闱,孝子翩翩舞綵衣。
二亲已殁归黄土,孝子空思綵衣舞。
春风花开秋叶黄,雨露既濡天降霜。
流光无情不相待,此心思亲那可忘。
当年种得长生草,惆怅如今亦枯槁。
沧溟易竭山可亏,人生思亲无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