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孤居(gū jū)的意思:独自居住或生活在一个地方,与外界隔离。
荷衣(hé yī)的意思:荷花的衣服,比喻贫贱之人的衣着。
羁客(jī kè)的意思:指被束缚在某个地方不能自由行动的人。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讲堂(jiǎng táng)的意思:指讲学的地方或讲学的形式。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零落(líng luò)的意思:形容事物散落、破碎、分散或衰败。
弥陀(mí tuó)的意思:指佛陀,亦可指佛教中的阿弥陀佛。
藕花(ǒu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美好而出众。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水田(shuǐ tián)的意思:水浸田地,指庄稼生长茂盛的田地。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云木(yún mù)的意思:云木是指云彩和树木,用来形容天空中云朵和地面上树木的景象。
雉堞(zhì dié)的意思:指城墙上的雉堞,比喻坚固的城墙或堡垒。
周遭(zhōu zāo)的意思:周围的环境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羁旅之人,在战乱中滞留异乡,寻求心灵慰藉的故事。诗中的“藕花庄”仿佛是避世的净土,与外界的纷扰隔绝。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迁与宁静,以及宗教氛围的庄严与祥和。
首联“羁客干戈滞异乡,寻僧又入藕花庄”,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与处境,战乱使得诗人不得不远离家乡,流离失所。然而,内心的渴望并未消减,他寻找一处静谧之地,寻求心灵的寄托。这里的“藕花庄”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归宿。
颔联“水田零落荷衣尽,云木周遭雉堞长”,描绘了藕花庄的自然景观。水田的景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荷叶凋零,但云雾缭绕的树木却依然挺拔,雉堞(古代城墙的矮墙)在四周延伸,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沧桑的氛围。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时间的流逝。
颈联“十万弥陀禽唪梵,三千金粟桂飞香”,进一步渲染了宗教氛围。成千上万的鸟儿在诵读佛经,金桂飘香,香气四溢。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十万弥陀”与“三千金粟”分别指众多的鸟儿与金桂的数量,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同时,也暗示了宗教活动的庄严与神圣。
尾联“给孤居士今安在,坏阁欹钟坠讲堂”,将思绪引向历史与哲思。给孤居士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此处借以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智慧的追寻。坏损的阁楼、倾斜的钟声与坠落的讲堂,既是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触及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宗教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超越,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北游诗十八首·其五次淮献河阳大夫
经国有大计,不外兵食足。
输挽类用兵,所贵在神速。
王程固有严,胄弁何为督。
娈童好如花,楼船大于屋。
行乐江以南,赫奕朱为毂。
盛夏方渡淮,黄河变平陆。
粒米乃狼戾,度支更约束。
简命旬宣臣,临水建牙纛。
八月造舟楫,十月运新谷。
哺乳百姓亲,挟纩三军燠。
况乃抱远略,道海通山谷。
廷议旌行能,玺书动盈幅。
伟哉转漕功,不使萧何独。
跅弛门下士,勉驾盐车轴。
期毋负知己,良友时相勖。
辕驹叹
万物有荣瘁,修途多险虞。
枥上曾称骏,辕下反为驹。
哀鸣望顾盼,主人恩不殊。
不覂骐骥驾,乃与驽蹇俱。
流沙千万里,秋风苜蓿枯。
梦想燕然山,追逐大将符。
皮相亦何凭,骨立亦何图。
傥再赐鞭策,犹堪任驰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