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抽簪(chōu zān)的意思:抽出簪子,指摘除官职或撤销爵位。
当午(dāng wǔ)的意思:指正午的时候。
繁霜(f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繁盛或繁华之后的凋零。
高知(gāo zhì)的意思:指知识渊博,学识高深。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禁林(jìn lín)的意思:禁止进入的森林
陪侍(péi shì)的意思:陪伴、侍奉。
秋半(qiū bàn)的意思:指秋季的一半,比喻时间的过半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水沈(shuǐ shěn)的意思:比喻人才被埋没或被冷落。
太液(tài yè)的意思:指天子的宫殿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液池(yè chí)的意思:指液体聚集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积聚的财富或资源。
遭逢(zāo féng)的意思:遭遇,遇到
- 翻译
- 在一年中的第十二个月圆之时,中秋往往伴随着多云的天气。
但今晚没有丝毫云雾,我与你一同夜宿在这皇家园林中。
月亮尚未升高便知海洋的辽阔,正午时分更可见宫殿的深远。
月光如霜穿透衣物,身体仿佛沉浸在积水中般沉静。
有幸陪伴帝王左右,归家时回忆起辞官归隐的念头。
我们在太液池的南岸相约,期待一直吟诗直到天明。
- 注释
- 月圆年十二:指农历十二月的满月,这里特指中秋节的满月。
秋半每多阴:中秋时节,常有阴天或多云。
纤霭:细薄的云雾。
禁林:指皇宫或皇家园林,因是禁地,故称禁林。
海阔:形容视野开阔,比喻从低处看月时对广阔世界的感知。
宫深:宫殿深远,既指物理上的深度,也暗含宫廷生活的深邃复杂。
衣似繁霜透:月光皎洁,照在衣服上如同霜雪穿透一般明亮。
积水沈:比喻月光下身体像沉浸在水中的感觉,形容月色之浓重。
侍辇:伴随帝王乘坐的车驾,这里是陪伴皇帝的意思。
抽簪:古时男子成年或为官戴簪,抽簪表示辞官归隐。
太液池:古代著名皇家园林中的池塘,这里代指皇宫区域。
相期到晓吟:相约一起吟诗直到天亮,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情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节的夜晚,诗人与朋友在皇宫禁林中赏月的情景。开头两句“月圆年十二,秋半每多阴”设置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特别的月亮背景,“此夕无纤霭,同君宿禁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赏月之乐。
接下来的“未高知海阔,当午见宫深”可能是在说他们对于广阔世界的向往,但此刻却只能在皇宫中感受到一种隔绝的寂静。紧接着,“衣似繁霜透,身疑积水沈”则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以及诗人似乎感觉到了这种冷意。
“遭逢陪侍辇,归去忆抽簪”一句,则可能是在回味与皇帝或高官共度时光的经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离别后的思念。最后,“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晓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皇宫中的一个特定地点,与朋友约定直至黎明前共赏月亮。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景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的赏月之乐和离别后思念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既有美好时光回忆,又有一定的隔绝感和深宫寂静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