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松疑指树,殿像恍犹龙。
安得如关尹,仙文一讨穷。
这首诗描绘了对老君庙的虔诚拜访与崇敬之情。诗人黄省曾在明代以“谒老君庙一首”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道家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伯阳怀大道,肖貌此山中”,开篇即点出老君庙所蕴含的道家哲学思想,将庙宇置于崇山峻岭之中,仿佛是自然与道家精神的交融之地。接着,“七色瞻灵气,三元仰圣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庙宇周围祥和而充满灵性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天地间流转的灵气与道家圣贤留下的深远影响。
“庭松疑指树,殿像恍犹龙”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庙宇内景物的庄严与神秘。庭中的松树似乎在指引着道路,而殿内的塑像则仿佛活灵活现,如同真龙一般,增添了庙宇的神圣感与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安得如关尹,仙文一讨穷”表达了诗人对深入探究道家智慧的渴望,希望像关尹一样,能够彻底理解并传承道家的精髓。整首诗不仅赞美了老君庙的庄严与神圣,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文化的深深敬仰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老君庙的描绘,展现了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美学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智慧的向往与探索之心。
短簿祠前月。又随我、春申涧畔,度林穿樾。
谁道孤光今夜减,依旧峥泓映彻。
人尚在、广寒宫阙。
只恐青天偏有意,散霜华、点尽愁人发。
搔首望,素娥窟。孤亭坐久狂歌发。
乱山前、中宵惊起,林端栖鹘。
忆昨吴宫丝管闹,月馆风帘尽揭。
今只有、泉流明灭。
喧寂乘除原似此,算娇歌、妙舞终须歇。
悟此意,是贤达。
一树都如雪。君不见、尊前有客,歌声辛切。
醉倚花魂花欲语,花似笑人愁绝。
我一语、亦为花说。
人既多愁人已瘦,问花何、瘦亦随人折。
相看处、酒休竭。临风细取花重阅。
羡物外、孤高简傲,花中豪杰。
恒怪世人轻比并,浪道檀腮粉颊。
浑不称、此花风骨。
我欲拟之银作铠,趁月明、浴尽三军铁。
神还似,史迁洁。
半艇晴云,两岸疏花,渚禽唤风。
正垣迤江郭,绕篱竹树,零星烟寺,映水帘栊。
棐几明窗,禅床茶磨,天许閒人片刻同。
僧厨绿,是豆香乍摘,笋嫩才烘。何须避世墙东。
有无数前游似梦中。
记当年漫兴,流连花鸟,平生豪气,傲睨云龙。
能几何时,一寒至此,对坐相看鹤发翁。
桃源路,倘渔郎寻到,莫遣云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