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采(bù cǎi)的意思:指不采取行动或不接受事物。
多奇(duō qí)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奇特、多样化。
扶举(fú jǔ)的意思:扶举是指帮助、支持、提拔他人,使其得以发展和壮大。
父师(fù shī)的意思:指父亲或尊敬的长辈亲自教导的师傅,也可用来形容父亲的教诲。
金瓯(jīn ōu)的意思:指价值高贵、稀有的宝贝或珍品。
可不(kě bù)的意思:表示赞同或确认,相当于“是的”、“没错”。
磊落(lěi luò)的意思:指人的性格豪爽、坦率,不做作、虚伪,有胆识和正直的品质。
卖珠(mài zhū)的意思:指以次充好,以次充贵,将质量较差的珠宝冒充好的珠宝出售。
奇节(qí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不受外界诱惑的节操和原则。
太常(tài cháng)的意思:指常常、经常。
无复(wú fù)的意思:无法再复原或修复。
议谥(yì shì)的意思:
亦作“ 议諡 ”。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叫“议謚”。《国语·楚语上》:“王卒,及葬, 子囊 议謚。”《晋书·秦秀传》:“ 何曾 卒,下礼官议諡。” 唐 颜真卿 《请复七圣谥号状》:“ 宝应 中,二圣山陵有司议諡,事不师古,变而行权。” 清 冯景 《濮议议》:“始议謚时,有司奏为人后者为之子,故降其父母不得祭。”
玉钺(yù yuè)的意思:指君子贤能的品德和才能。
源流(yuán liú)的意思:
◎ 源流 yuánliú
(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珠儿(zhū ér)的意思:指珠子,比喻珍贵的东西或人。
- 注释
- 磊落:光明磊落,高尚正直。
奇节:奇特的节操,指高尚品德。
父师:父亲和老师,指启蒙教育。
力扶:全力支持。
举幡士:举起旗帜的人,比喻有理想或志向的人。
卖珠儿:出卖珍珠的人,比喻背离原则的人。
金瓯覆:完整的国家,比喻国家统一。
玉钺:古代的玉制兵器,象征权力。
太常:古代官职,负责礼仪和音乐。
谥:古代给予死者的评价性称号。
采:采纳,参考。
- 翻译
- 磊落的行为充满奇特节操,源自父亲和老师的教诲。
他全力支持那些举起旗帜的人,坚决拒绝那些出卖珍珠的人。
再也没有完整的国家保护,只留下令人悲痛的玉钺象征权柄失落。
太常寺的人们在商议他的谥号时,怎能不参考我的诗歌呢?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才华和抱负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行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文学成就的自信与期许。
“磊落多奇节,源流自父师。”开篇即强调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这种才华是从前辈学者那里继承而来的。这里的“磊落”形容的是山石坚实而又不平凡,暗示诗人对自己的文学才能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自豪。
“力扶举幡士,显拒卖珠儿。”这两句则通过具体行动描写,表明诗人在文学创作上既有力量也有选择。能“力扶”说明了诗人的才华如同旗帜高扬,而“显拒卖珠儿”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低俗和世俗的物质诱惑能够保持清醒,不愿意牺牲自己的艺术追求。
“无复金瓯覆,空令玉钺悲。”这里的“金瓯”和“玉钺”都是贵重之物,但诗人却表示不再为这些外在的名誉所动摇。这种坚守自我,拒绝虚假荣耀的情怀,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
最后,“太常谁议谥,可不采吾诗。”诗人直接质疑那些官职上的评判者和评论家,他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是否公正,同时也在询问为什么自己的诗作不能得到应有的认可。这既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一种对于外界不公平评价的抗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行动的描绘,以及对自身才华和品格的坚持,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自信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