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蛩》
《蛩》全文
宋 / 耕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九夏蜩螗不可听,秋风才动便无声

一襟月露丘园里,却胜趋炎作队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蜩螗(tiáo t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九夏(jiǔ xià)的意思:九夏指夏天的最后一个月,也就是九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时间的紧迫和急迫。

可听(kě tīng)的意思:指声音或音乐动听悦耳。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丘园(qiū yuán)的意思:指智慧高深、学识渊博的人。

趋炎(qū yán)的意思:追随权势,投靠权贵。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月露(yuè lù)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辉透过云层或树枝的缝隙透露出来,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端倪或事情已有迹象发生。

作队(zuò duì)的意思:指同一方面的人或物相互配合,共同行动。

注释
蜩螗:蝉的一种,形容声音嘈杂。
秋风:指秋季的凉爽之风,与夏季炎热相对。
丘园:泛指乡村或园林,有隐逸之意。
趋炎:比喻依附权势。
翻译
炎热的夏天蝉鸣声嘈杂无法静听,秋风一起就悄然无声。
在皎洁月光下,身处田园之中,反而胜过那些趋炎附势、大声喧哗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蛩螗鸣声和秋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微小生命声音的欣赏,以及对月光下的个人宁静时刻的向往。

"九夏蜩螗不可听"一句,点出了蛩螗在炎热的夏季里难以听到其鸣声,这可能是因为夏日炎热,它们的声音被其他更响亮的自然声音所掩盖,或许是诗人想要表达一种对微小生命声音的关注和欣赏。

"秋风才动便无声"则描绘了秋风一至,蛩螗的鸣声即刻消失,这不仅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季节更迭中生命活动的变化,也暗示了一种生命力度过夏日而渐趋沉寂的意境。

"一襟月露丘园里",诗人转而描写自己置身于有月光和露水的丘园之中,这里的“一襟”形容了月光如同衣襟一般轻柔地笼罩在这个空间。这里是诗人心灵的避风港湾,也是他与自然对话的最佳时刻。

"却胜趋炎作队鸣"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尽管蛩螗在秋风中已无声,但在月光下,这份宁静远胜过夏日那些喧嚣和热闹。这里,“却胜”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视,以及对于自然界微妙声音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好声音的欣赏,以及在秋夜中获得的一份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耕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道旁礼佛,题山寺壁

道旁还礼拜,稽首泪先零。

天定若无改,佛悲何有灵?

祗教除妄想,应惜枉劳形。

法力自深广,归家惟奉经。

(0)

送流人

说著路人感,况于心所知?

舆图到穷处,春梦是归时。

江树瘴云暗,山城蛮鸟悲。

何因见边使,却寄望乡诗。

(0)

送远道人归九仙山

西岩白云里,师去及春晖。

日晓双峰出,天晴一鹤归。

涧花粉棠艳,山菜刺楸肥。

谁见孤吟罢,松间倚石扉。

(0)

山中,与颖叔闲步

同心适携手,逍遥步野田。

落日照寒芜,疏木参远天。

披彼海边风,爱此门前山。

举头看浮云,聚散皆偶然。

托处无纷扰,性情亦萧闲。

努力笃静业,岂结尘中缘。

(0)

除夕

悽悽改时节,不语独沾巾。

此夜还新岁,于今成故人。

空堂设虚位,遗榻掩荒尘。

岭上东风早,惟应墓草春。

(0)

与叔白、子乔话上党旧游

遥遥西郭门,出宿三十里。

禾稼盈秋陇,中田饶夏水。

时惊野凫飞,半夜相催起。

朝辞重邱城,暮投邯郸馆。

稍听赵人讴,始觉海乡远。

却送先归人,家言夜缱绻。

矗矗神头岭,直上何崔嵬。

晓度吾峪关,霜月正徘徊。

长兄骑马至,稚子亦先来。

上下留山亭,望见五龙山。

山中多松柏,郁郁浮云端。

自我居潞城,方暄已殂寒。

扰扰牛车鸣,日暮浊漳曲。

我行长子道,往事纷在目。

昔人不可作,荒居白日速。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