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史馆资政木石尤公三首·其二》
《挽史馆资政木石尤公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虽云钩二府,终未到头听。

密勿多中赤,淹留汗青

谗能离主眷,史果有天刑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到头(dào tóu)的意思:表示事情或情况达到了最终的状态或结果。

二府(èr fǔ)的意思:指官员的两个重要职位,即宰相和太师。

汗青(hàn qīng)的意思:指历史。

密勿(mì wù)的意思:暗中阻止,不让事情泄露出去。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天刑(tiān xíng)的意思:指上天的惩罚或天灾人祸。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在廷(zài tíng)的意思:指在法庭上审理案件。

翻译
虽然他权倾两府,但最终未能善始善终。
他的密谋策划大多以失败告终,历史记录了他的失败。
奸佞之人能离间君主的信任,但历史终将给予公正的审判。
令人叹息的是,崇敬儒学的时代已过,申公这样的贤者不再朝廷中任职。
注释
虽:尽管。
云:说。
钩:牵制。
二府:指朝廷的尚书省和门下省。
终:最终。
未:没有。
到头:善始善终。
密勿:秘密而忙碌。
多:大多。
中:在。
赤:红色,比喻失败或不成功。
淹留:长久停留,这里指留下不良记录。
汗青:古代用竹简写字,汗青代指史书。
谗:谗言。
能:能够。
离:分离。
主眷:君主的宠爱。
史:历史。
天刑:上天的惩罚,意指公正的历史评价。
太息:叹息。
崇儒世:崇尚儒学的时代。
申公:申公,古代儒家学者,此处泛指贤者。
不在廷:不在朝廷。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政治隐喻和个人情感的诗歌。开篇“虽云钩二府,终未到头听”表现了作者对某种权力或消息传达的无奈和渴望,但却始终无法亲耳听到。这可能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一种委婉批评,表明信息被严格控制,而作为知识分子或官员的诗人,对此感到无比苦恼。

接下来的“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似乎是在描述一场紧急或危机的情况,但具体是什么事件并不明确。这可能是诗人对某种灾难或危险的隐喻,或者是对个人处境的一种写照。

“谗能离主眷,史果有天刑”则直接指向了朝政中的奸臣和不公正的法律。这里的“谗能离主眷”暗示着权谋之人离间君臣关系,而“史果有天刑”则表明历史上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最终受到惩罚。这两句充满了对正义与公理的渴望。

最后,“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中诗人发出深深的叹息,对先贤后进的儒家文化表示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的时代和人物的遗憾。这里的“申公”可能是指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其不在朝廷,意味着正直之士的缺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忧虑,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它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在面对权力斗争和社会变革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春雨后

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0)

边秋薄暮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

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

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

(0)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0)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其二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0)

春闺怨

红妆女儿灯下羞,画眉夫婿陇西头。

自怨愁容长照镜,悔教征戍觅封侯。

(0)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情知一丘趣,不谢千里印。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