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哉疏凿人,八年忘外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不渝(bù yú)的意思:不变、不离不弃
城楼(chéng lóu)的意思:指城市的门楼或城墙上的楼阁。
崇丘(chóng qiū)的意思:崇高的境地;高尚的品质或境界。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独鹤(dú hè)的意思:指独自行动的人,比喻不合群、独立行动的人。
恩情(ēn qíng)的意思:恩情是指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情义。
反覆(fǎn fù)的意思:来回重复,反复进行
风厉(fēng lì)的意思:比喻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结交(jié jiāo)的意思:结交指与人建立关系,交朋友。
进退(jìn tuì)的意思:形容处境困难,进退两难。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旷然(kuàng rán)的意思:形容景象宽广壮丽,寂静无人的样子。
夔龙(kuí lóng)的意思:指形容人的品质或行为非常出色,超越常人。
愆尤(qiān yóu)的意思:指过失、过错、过失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日相(rì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气质在日光下显得美丽动人。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三岛(sān dǎo)的意思:指三个岛屿,比喻相隔甚远或毫无联系的三个事物。
疏凿(shū záo)的意思:疏通、修整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事(wàn shì)的意思:万事如意是一个祝福的词语,意思是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如愿以偿,顺利成功。
忘忧(wàng yōu)的意思:忘记忧愁,摆脱烦恼
五城(wǔ chéng)的意思:指围绕中心城市而建的四个附属城市,形容城市规模庞大,繁荣昌盛。
扬帆(yáng fān)的意思:比喻开始行动或展开事业。
益稷(yì jì)的意思: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比喻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云浮(yún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漂浮不定或变化无常。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自非(zì fēi)的意思:不是,非。
- 鉴赏
此诗《贫交行》由元代诗人揭傒斯所作,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际遇和情感变化。开篇“驱车涉广川,扬帆陟崇丘”,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驾车渡过宽阔河流,乘船攀登高山的壮阔景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旅程。
“结交四海内,中道多愆尤”两句,揭示了交友的不易,即使在广阔的天下结识朋友,也常会遭遇挫折和困难。接着,“朔风厉苦节,独鹤横九州”描绘了恶劣环境中的孤独与坚韧,如同独鹤在广阔的九州大地翱翔,象征着面对逆境的坚持与独立。
“朝拂三岛树,夕过五城楼”则以神话般的场景,表达了对理想与远方的向往。“两翅偶寒影,旷然何所求”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追求的空灵,即使双翼偶遇寒冷的影子,内心却广阔无垠,无所求。
“登高临大江,日暮万里流”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面对浩瀚的大江,日落时分,江水奔腾不息的景象,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接下来,“时哉疏凿人,八年忘外留”赞美了那些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们八年如一日,忘我地工作,留下不朽的功绩。
“出必益稷俱,归与夔龙俦”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无论是外出还是归来,都应与圣贤并肩,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进退两不疑,功成垂千秋”则是对人生目标的坚定信念,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应无悔,因为功业将被历史铭记千年。
“万事日相敚,恩情若云浮”描述了世事变迁,人情冷暖,如同云彩般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吾心苟不渝,反覆安足仇”强调了内心的坚守,即使外界变化万千,只要内心不变,就不必在意外界的反复无常。
最后,“自非天地外,何能独忘忧”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只有超越了天地之外,才能真正忘却人间的忧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理想、道德以及超脱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硕父沈弟伯仲晚行河堤硕父欲作小亭于其上
断水桥横独木过,西南尽处得山多。
自嗟不及儿童乐,横笛骑牛稳下坡。
雨中夜归闻两儿诵书偶成二绝幸明叔先生同赋
檐雨浪浪欲二更,短檠明火读书声。
忆如汝大政如汝,一事无成今老生。
元衡过邢园同广声终日坐于习堂梅树之下得长
一闻茅屋数株梅,三径频成为我开。
剩有游蜂能掠蕊,寂无饥雀下行苔。
长吟共惜频惊落,久坐何妨晚始回。
为语清风莫轻扫,明朝更欲杖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