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会得(huì de)的意思:指能够领会、理解某种道理、道理的人。
借助(jiè zhù)的意思:指借助外力或他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
境界(jìng jiè)的意思:境界指一个人的修养、素质、水平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朦胧(mé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够清晰明了。
前秋(qián qiū)的意思:指初秋或秋季初期。
诗境(shī jìng)的意思:指使人感到如诗如画的美好环境或境地。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烟树(yān shù)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大火燃烧时升起的浓烟。
- 鉴赏
这首诗《新月(其三)》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月色朦胧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感官描写和意境营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与深刻思考。
首句“朦胧烟树夜斋清”,以“朦胧”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雾气笼罩下的树木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既神秘又宁静。“夜斋清”则点明了时间背景——夜晚,以及环境的清幽,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调。
次句“借助遥村双杵鸣”,通过“双杵鸣”的声音,进一步丰富了夜晚的氛围。这里的“双杵”可能指的是远处村庄里捣衣的声音,或是某种特定的乐器声,它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时间的流动感。
第三句“会得前秋诗境界”,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过往秋天景色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前秋”不仅指具体的季节变换,也暗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最后一句“太虚何物惹闲情”,以哲学的视角探讨宇宙的广阔与人类情感的渺小。诗人似乎在问,浩瀚的宇宙中,是什么引发了人类的闲情逸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