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评期望久,著力在毫头。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梁 上 舍 必 得 大 学 解 试 宋 /李 昴 英 南 国 去 天 远 ,行 程 勿 滞 留 ,试 期 催 负 笈 ,战 决 胜 焚 舟 。澹 墨 题 金 榜 ,英 声 起 璧 流 。旦 评 期 望 久 ,着 力 在 毫 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璧流(bì liú)的意思:形容美玉或珍宝的流光溢彩。
焚舟(fén zhōu)的意思:指在决心实现某个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后,采取极端措施,断绝后路,不给自己退路。
负笈(fù jí)的意思:指背负着书籍,远离家乡去求学或进修。
金榜(jīn bǎng)的意思:指考试取得高分或者进入重要职位,也常用来祝贺考试成功。
决胜(jué shèng)的意思:指决定胜负,取得最终胜利。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期望(qī wàng)的意思:希望某事能够实现或达到预期的结果。
试期(shì qī)的意思:指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试验或试用,以确定是否合适或符合要求。
行程(xíng chéng)的意思:行程指的是旅行或者行走的路程。
英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具有美好音色。
滞留(zhì liú)的意思:停留在某个地方,无法离开或继续前进。
- 翻译
- 南方的路程遥不可及,旅行时切勿拖延逗留。
考试的期限逼近,如同催促着背着书箱前行,决心如决战般全力以赴。
淡墨书写在金色榜单上,杰出的声音如同美玉般流传开来。
朝夕期盼的评价即将来临,关键就落在那笔尖的一点力量上。
- 注释
- 南国:指南方地区。
滞留:停留不前。
试期:考试的日期。
负笈:背着书箱求学。
焚舟:比喻破釜沉舟的决心。
澹墨:淡色的墨水。
金榜: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
英声:杰出的声誉。
璧流:比喻声誉流传。
旦评:早晨的评价,通常指考试成绩。
毫头:笔尖,比喻细微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所作,名为《送梁上舍必得大学解试》。诗中表达了对被送别之人的鼓励与期望,以及对其未来学业成功的信心。
“南国去天远,行程勿滞留。”这两句描绘出赴考生所要跨越的远大路途,告诫他不要停留,意味着前方是光明的未来,只有不断前进才能达到目标。
“试期催负笈,战决胜焚舟。”这里比喻考试如同战争,每一次笔试都像是背负重担,但又必须勇往直前,即使牺牲一切(如同焚毁渡船)也要确保取得最后的胜利。
“澹墨题金榜,英声起璧流。”这两句描写的是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其名字刻录于金字榜上,其英才之名传颂后世,如同璧玉一般珍贵。
“旦评期望久,著力在毫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考生的评价与期待,他希望这位赴考者能够长久保持其学业上的努力和成就,每一点小进步都是成功的基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