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胜来,降于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采(cǎi cǎi)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蚕事(cán shì)的意思:指办事情时要细心、耐心,不能马虎敷衍。
戴胜(dài shèng)的意思:指戴上胜利的帽子,形容取得了胜利。
耕蚕(gēng cán)的意思:耕种田地和养蚕
谷雨(gǔ yǔ)的意思:谷雨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指的是春季的第六个节气。它标志着农作物播种的季节,意味着雨水充足,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江皋(jiāng gāo)的意思:指水流湍急的江河之中的水流。
耒耜(lěi sì)的意思:指农耕工具,比喻艰辛劳作。
鸣声(mí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农人(nóng rén)的意思:指农民,也可引申为勤劳朴实的人。
耦耕(ǒu gēng)的意思:指两只牛共同耕作,比喻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合作。
三农(sān nóng)的意思: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合称,也是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的事物。
时月(shí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变化和月份的更替。
天时(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气和时间的适宜条件。
相当(xiāng dāng)的意思:很、非常、十分
月令(yuè lìng)的意思:指按照月份规定的事物或工作,也可以指月份。
缫丝(sāo sī)的意思:指繁琐地做事,费时费力。
织妇(zhī fù)的意思:比喻勤劳善良的女子。
- 鉴赏
这首《戴胜行》描绘了元代江南乡村的春日景象与农事活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耕文化与自然节气的和谐共生。
开篇“江皋春暖桑盈墅”,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江边景色,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桑树茂盛,绿叶覆盖了整个村落,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三农耦耕蚕事举”点明了农忙时节,农民们在田间地头辛勤耕作,同时,养蚕的活动也在紧张进行中,体现了农事的繁忙与重要性。
“嗟尔戴胜胡为来,乃有鸣声惊织妇。”这一句以戴胜鸟的鸣叫作为转折,既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戴胜鸟的到来,不仅带来了谷雨将至的信息,也触动了正在忙碌织布的妇女的心弦,使得原本宁静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的波动。
“戴胜来,降于桑。采采丽羽何清扬,天时月令仍相当。”描述了戴胜鸟在桑树上停留的情景,其美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与春天的景色相得益彰。同时,强调了戴胜鸟的出现与自然节气的对应关系,即谷雨时节的到来,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循环,也是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
最后,“农人闻之兴耒耜,蚕成缫丝秧及莳。”总结了戴胜鸟的鸣叫对农人的意义,它不仅预示着农耕季节的到来,激发了农民们开始耕种和准备养蚕的热情,同时也提醒他们适时播种,为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做好准备。整首诗通过戴胜鸟这一自然界的象征,巧妙地串联起农事活动与自然节气的关系,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答贾耘老
五年一梦南司州,饥寒疾病为子忧。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平生管、鲍子知我,今日陈、蔡谁从丘。
夜航争路泥水涩,牵挽直欲来瓜洲。
自言:「嗜酒得风痹,故乡不敢居温柔。
定将泛爱救沟壑,衰病不复从前乐。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时低九尺苍须髯,过我三间小池阁。
」「故人改观争来贺,小儿不信犹疑错。
为君置酒饮且哦,草间秋虫亦能歌。
可怜老骥真老矣,无心更秣天山禾。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其三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
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
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
赵子寄书来,《水调》有馀声。
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
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头坐上人,聚散如流萍。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
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