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白波(bái bō)的意思:指白色的波浪,比喻虚浮的事物或虚假的言辞。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风浪(fēng làng)的意思:风浪是指风和浪在海洋中的猛烈变化,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情况。
关口(guān kǒu)的意思:关口通常指边境或要塞的入口,也可以引申为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菱芡(líng qià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言行等方面与普通人不同,独具特色。
苗子(miáo zi)的意思:指事物的初步形态或初期状态,也可指事物的种子或潜力。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头风(tóu fēng)的意思:指在某个群体中排名第一,引领潮流,成为风向标。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烟苗(yān miáo)的意思:指初生的幼苗或刚燃起的烟火。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苏公堤(sū gōng dī)的意思:苏公堤是指苏州古城内一条著名的堤坝,意为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的侵略。
西山爽(xī shān shuǎng)的意思:指心情舒畅、无忧无虑的状态。
-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郑洪所作的《寄楚良》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沧桑与自然美景交织的画面。
首联“八月西山爽气多,两峰如髻绿嗟峨”,以八月的清爽之气和两座山峰的青翠欲滴,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山峰如同女子的发髻,绿意盎然,令人赞叹不已。
颔联“苏公堤上无杨柳,岳武坟前多薜萝”,转而描述了历史遗迹的景象。苏公堤上,往日的杨柳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岳武坟前茂密的薜萝,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的逝去。
颈联“关口烽烟苗子寨,江头风浪越郎歌”,则将视角转向边关与江面,烽烟与风浪交织,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战争与动荡,以及边塞之地的壮丽与险峻。
尾联“远游不似归来好,菱芡满湖生白波”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历与归乡之感的对比思考。在诗人看来,尽管远方有着壮丽的景色与丰富的经历,但最终还是觉得归来更为美好,湖面上菱角与芡实满布,白波荡漾,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归乡之情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
杜侯实才子,盛名不可及。
祗曾效一官,今已年四十。
是君同时者,已有尚书郎。
怜君独未遇,淹泊在他乡。
我从京师来,到此喜相见。
共论穷途事,不觉泪满面。
忆昨癸未岁,吾兄自江东。
得君江湖诗,骨气凌谢公。
熊生尉淇上,开馆常待客。
喜我二人来,欢笑朝复夕。
县楼压春岸,戴胜鸣花枝。
吾徒在舟中,纵酒兼弹棋。
三月犹未还,寒愁满春草。
赖蒙瑶华赠,讽咏慰怀抱。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