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尘外堂》
《尘外堂》全文
宋 / 邓肃   形式: 古风

俯仰天地间,纷纷尘垢耳。

市井山林累人均一体。

有真故有妄,无彼那取此

谓是为尘外,政应在尘里。

凭师一埽空,六尘不用洗。

渊默即雷声,万川同一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尘垢(chén gòu)的意思:指尘土和污垢,比喻极其微小的错误或过失。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故有(gù yǒu)的意思:过去就有的,古已有之

均一(jūn yī)的意思:平等,一致

累人(lèi r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令人疲倦、厌烦或困扰。

六尘(liù chén)的意思:指红尘世界中的六种尘埃,即金银财宝、名利声色、爱欲情感、生死离别、得失荣辱、师徒朋友。

取此(qǔ cǐ)的意思:取得这个

人均(rén jūn)的意思:平均每个人的数量或数值。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仰天(yǎng tiān)的意思:抬头向天仰望,表示敬畏、悲痛、感叹等情感。

一体(yī tǐ)的意思:指事物的各个方面或部分合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渊默(yuān mò)的意思:指深沉内敛,不轻易外露的性格特点。

注释
俯仰:形容人的动作,上下或前后移动。
尘垢:比喻世俗的烦恼和污垢。
市井:城市中的街道,常指世俗生活。
山林:自然环境,象征隐逸生活。
累人:使人劳累的事物。
真:真实的、本质的。
妄:虚假的、错误的。
彼:彼岸,这里指超脱尘世的目标。
此:此岸,指现世。
尘外:超脱尘世的地方。
政:通'正',实际上。
一埽空:一扫而空,形容彻底清理。
六尘:佛教术语,指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感觉对象。
渊默:深沉而沉默。
雷声:比喻宏大而震撼的声音。
万川:众多的河流。
同一水:比喻源头相同,都源自同一根本。
翻译
在天地之间俯仰,耳边尽是纷繁尘埃。
无论是市井还是山林,人们都承受着同样的劳累。
真实与虚妄相伴,没有彼岸就无法取舍。
说超脱尘世,其实就在红尘之内。
依靠师者一扫而净,无需洗涤六尘烦恼。
深沉静默如雷霆,万条河流皆同源于一源。
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与内心的澄明智慧。

首句“俯仰天地间,纷纷尘垢耳。”以宏大的视角将天地万物尽收眼底,同时感受到尘世间种种杂事如同纷飞的尘埃充塞着耳目。这里,“俯仰”表现了诗人观察世界的全面与深度。

接下来的“市井与山林,累人均一体。”则揭示了一种平等看待世间万象的心态,无论是喧嚣的市井还是静谧的山林,都同存于这个广袤无边的世界之中,并且每个人都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有真故有妄, 无彼那取此。”诗人以一种哲学的思考方式探讨到了真与假、是非对错之间的界限,同时也表达了一个道理:不必过于计较外界的是非,只需取其精华。

紧接着,“谓是为尘外,政应在尘里。”则是诗人基于前述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即虽然追求超脱世俗,但实质的治理与作为仍然应该扎根于现实世界之中。这一观点既体现了出世间思想,又不失为入世间的责任感。

“凭师一埽空,六尘不用洗。”这里,“凭师”指的是借助智慧和修养,一埽空则是清扫心灵之尘埃。六尘通常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感觉器官所接触到的外部世界的种种现象,但诗人却说不必用洗涤的心态去面对它们,反映出了一种超然物外、内心自在的生活态度。

最后,“渊默即雷声,万川同一水。”渊默暗喻深沉的智慧与宁静,而“即雷声”则是指这种智慧能在瞬间如雷鸣响般爆发。万川即无数河流,而“同一水”则象征着所有的河流最终都汇入同一个海洋,寓意着宇宙万物的统一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世界与自我的深刻理解,以及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寻找精神超脱之路的智慧。

作者介绍
邓肃

邓肃
朝代:宋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猜你喜欢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九

倏然云鹤见高情,休向津头问去程。

碧水青山无限思,千山万水不曾行。

每嗟尘世长多事,拟作闲人过此生。

身贱自惭贫骨相,几人能遂筑金成。

(0)

卖枣儿

燕山枣树深,枣生纂纂悬赤心。悬赤心,人不喜。

谓言南方枣如瓜,仙种传来胜如此。

市儿狡狯生大贪,即将北枣呼为南。

?皮脱核开生面,他人得枣皆称善。

卖枣儿,谓言尔黠尔更痴,安得终身挟诈不使旁人知。

(0)

狡兔窟

长铗归来债毕收,一窟已凿二窟留。

长铗归来重结靷,齐王不寐君高枕。

嗟汝窟成伤汝国,他年兔葬元无窟。

君不见赵城有客卖浆徒,慷慨劝君归旧都。

古来狐死犹丘首,兔窟狺狺皆国狗。

(0)

书檠

对此知书味,挑来比月明。

凭伊留一点,伴我到三更。

棋响花争落,诗成影自清。

萧斋人寂寂,掩卷听虫声。

(0)

田家

禾黍盈畴香,村树映门绿。

主人俭且勤,鸡犬常肃肃。

枣熟饷里邻,芋分遍童仆。

秋穫敢失时,负穑返茅屋。

城市好食新,新谷货相续。

得钱完官粮,馀者为私蓄。

贫富各成姻,蔼然自相足。

缅怀羲皇风,庶几在此俗。

(0)

题萧彦祥四景画二首·其一

昨夜东风入幽谷,春草生香春树绿。

茅檐星散八九家,中有先生读书屋。

读书偏于静处宜,白云堆里长吾伊。

只恐鸣驺陡然至,好山却被英灵移。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