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晴窗》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晴天窗边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悟。
首句“狂风只在外境界”,以狂风象征外界的纷扰与动荡,强调了外部环境的不平静。然而,紧接着的“暖日烘窗性每温”则描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不仅照耀着物理空间,也温暖了诗人的心性,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自与楞伽参八识”一句,引用了佛教中的概念,“楞伽”是佛经《楞伽经》的简称,此处借指佛教的智慧或修行之道;“八识”则是佛教中对人类认知过程的八个阶段的概括,包括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分别和俱生两种意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内观和修行,深入探索自我认知的过程,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觉醒。
最后一句“年来真觉意存存”总结了诗人多年来的修行体验,表明在经历了岁月的沉淀之后,他内心深处的真知与觉悟依然存在,这种内在的觉醒与平和成为了他生命中永恒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觉醒的向往,以及在纷扰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苏堪上海所居园中有栝四株李拔可所赠也既来长春故居斥卖栝还旧主今苏堪逝世栝亦枯矣拔可乃作还栝图徵题·其一
昔访海藏居,一楼耸孤标。
庭前四五栝,日夕望其高。
预计十年后,满意听秋涛。
孤愤积山岳,物外寄萧寥。
终然舍之去,将身托行朝。
世事等博塞,呼卢或成枭。
楼中意万端,所期难所遭。
成败岂论定,孤行一世豪。
故居既斥去,还栝亦已凋。
荣枯皆有情,草木真久要。
我敬李侯意,微物重云霄。
魂魄倘恋此,何殊赋大招。
有去志
人生求适意,不若居家庭。
家庭难久居,驱车更扬舲。
经途有夷险,涉水分渭泾。
而况人心杂,不同如面形。
道乖遭眼白,气合亦眼青。
喜不伴君王,君王恐逆鳞。
远兹势利场,势利多膻腥。
坚贞秉吾素,淡泊自芳馨。
避色复避言,遐哉穷入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