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榻留灯处,閒窗听雨时。
炉香飘茗盏,瓶露醒花枝。
此诗描绘了雨夜静谧的斋中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听雨的闲适与雅致。首句“云光与草色,清影碧参差”描绘了雨后天边云彩与草地上的清新光影交错,色彩层次丰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夜榻留灯处,閒窗听雨时”则将读者引入一个温馨而又略显孤独的夜晚场景,灯火映照下的榻床与窗外淅沥的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炉香飘茗盏,瓶露醒花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炉火上飘散的香烟与茶盏中的热气相融,瓶中的露水唤醒了花枝的生机,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品味。最后,“忽作沈沈溜,馀流迸入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雨水汇聚成溪流,最终流入池塘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寓意着事物的流转与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听雨时的宁静与美好,以及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共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
醉里闲吟,兴来独往,山静悄无人语。
两岸桃花,一溪春水,似忆仙源无路。
花上莺啼,云间犬吠,偶到洞仙琳宇。
便相留、闲话长生,嗟我委形非故。
图画里、昔日天台,当年刘阮,此说荒唐无取。
避世秦人,放舟渔子,却恐偶然相与。
岭日将沉,林风忽动,吹落半帘红雨。
待少焉、月出东方,拄个瘦藤归去。
在俗心不俗,尘里不沾尘。
处身中正,何妨闹市与山林。
践履不偏不易,日用无争无执,只此是全真。
方寸莫教昧,便是上乘人。采元精,炼元气,复元神。
三元合一,自然鼎内大丹凝。
更把玄风鼓动,天外迷云消散,慧月朗然明。
叩我第一义,江上数峰青。
堪嗟肉傀儡,尘世争奇怪。
昼夜火院煎苦,沉埋花酒丛中,孽重终难改。
贩骨何时彻,头面翻腾,昧了灵源真宰。
独我而今乐自在。放逸游寰海。
逍遥天地间、笑开怀,一味清闲,万里金难买。
九转功夫足,步月携云,稳赴金莲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