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守屏纷务,韦公访净因。
伐木听莺罢,衔花爱鹿驯。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画戟(huà jǐ)的意思:指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战争之意,形容文人墨客以文代武,以笔为戟。
扫榻(sǎo tà)的意思:指拂去床上的尘土,比喻清除害羞、犹豫、顾忌等心理障碍,勇往直前。
石门(shí mén)的意思:指固执不改变的态度或观点。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谢守(xiè shǒu)的意思:指感谢守护或保护。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朱轮(zhū lún)的意思:指红色的车轮,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此诗描绘了郡守王公邀请一同游览大云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美妙画面。首句“谢守屏纷务”,以谢守(即谢安)为典故,暗示王公远离尘嚣,摒弃俗务,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接着“韦公访净因”,韦公则代表了对清净之因的追求,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石门纡画戟,云径拥朱轮”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石门与云径、画戟与朱轮,一静一动,一古朴一华贵,展现了不同场景的鲜明对比,同时也寓意着自然与文明的交融。画戟象征着守护与力量,而朱轮则代表着尊贵与权力,两者在云雾缭绕的山径中相遇,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伐木听莺罢,衔花爱鹿驯”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伐木与听莺,象征着对自然的尊重与欣赏;而“衔花爱鹿驯”则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鹿的驯服更添了几分温馨与亲近感。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
最后,“从兹双树下,扫榻待行春”预示着这次游览将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期待着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的生机与希望。双树下,既是地点的描述,也是对美好未来的象征,扫榻待行春,则是主人热情款待的体现,预示着宾主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加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