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子(bā z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八个儿子,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数量多。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二公(èr gōng)的意思:指两个公职人员,也可指两个高官。
考校(kǎo xiào)的意思:考校指对人或事物进行仔细地审查、检验和评判。
千文(qiān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文字数量极多。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诗礼(shī lǐ)的意思:诗礼是指诗歌和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诗指的是古代的诗歌作品,礼指的是古代的礼仪规范。诗礼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传统价值观。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搜阅(sōu yuè)的意思:搜阅指的是搜索和阅读,特指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和浏览的行为。
文卷(wén juàn)的意思:指文稿或书籍卷轴卷起来的样子,比喻文章或书籍的内容丰富繁杂。
五经(wǔ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的合称。
十二公(shí èr gōng)的意思:指十二个公差,用来形容人多而杂乱。
- 鉴赏
这首明代倪谦的《贡院撤棘黄学士以诗见遗步韵以复(其二)》描绘了学者们在贡院中忙碌而严谨的学习场景。"考校新增八子同",体现了学子们聚集一堂,共同参与学术考核,八人代表着八股文考试的形式。"三千文卷集窗栊"则形象地展现了书卷堆积如山,学习氛围浓厚,窗棂内外皆是知识的海洋。
"五经搜阅分诗礼",表明他们深入研读儒家经典,尤其是《诗经》和《礼记》,这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兼判春秋十二公"则是指评判者在处理历史文献,特别是《春秋》这部记录鲁国历史的典籍,以及其中涉及的十二位诸侯公卿的历史事件。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细节,展示了贡院中严谨的学术风气和选拔人才的严肃过程,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的尊重和对科举制度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悲酸行
少日多欢悰,老境足悲酸。
悲酸一何易,欢悰一何难。
游子久不归,憔悴羁南冠。
亲庭隔千里,梦中路漫漫。
年来转漂泊,居处无恒安。
征马常苦瘦,旅席常苦寒。
有客过我门,劝我强加餐。
春阳正发育,覆载本自宽。
穷途谢好音,白意于青翰。
襄城遗曲.瑟奏
多才自累,百感攒结。天涯渴病思归客。
渭水新丰,家山在那些。
南南北北,奔驰岁岁,年年飘泊。悽切悽切好悽切。
鸿雁又来也,天末数声哀,聚散梧桐叶。
几阵西风瑟瑟。玉箫声断秦楼月。秦楼月。
星河缥缈,万里波摇,照彻长江千折。
长江东下何时歇。六代繁华都泯灭。
夜半寒潮,蓼岸荒洲,石头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