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忧(bǎi yōu)的意思:形容烦恼、忧愁非常多。
洞府(dòng fǔ)的意思:指隐居深山中的房屋或洞穴。
顿觉(dùn jué)的意思:突然感觉到,猛然觉察到
府藏(fǔ cáng)的意思:指府库中储藏的财富或珍宝。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襟抱(jīn bào)的意思:形容胸怀宽广,容纳众多人才或事物。
留遗(liú yí)的意思:指留下有意义的遗物或遗迹,以供后人参考和学习。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去留(qù liú)的意思:指离开或留下的选择。
衣袂(yī mèi)的意思:指衣袖,也用来形容衣袖飘动的样子。比喻人物的声望、威望或影响力。
已去(yǐ qù)的意思:已经离开或消失了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真人(zhēn rén)的意思:真实的人,指真正有才能、有本事的人。
诛茅(zhū máo)的意思:指消除祸害,铲除恶势力。
- 注释
- 洞府:指深山中的道观或隐居之处。
碧峦:青翠的山峦。
顿觉:立刻感到。
百忧宽:消除众多忧虑。
真人:道教中指有道行的高人。
遗像:遗留下来的画像。
古木:年代久远的大树。
翳旧坛:覆盖在旧道观上的树木。
杖藜:手杖和藜杖,代指步行。
襟抱豁:胸怀开朗。
衣袂:衣袖。
骨毛寒:感觉肌肤发冷。
诛茅计:隐居生活的打算。
挂冠:辞去官职,表示归隐。
- 翻译
- 深山洞穴隐藏着真谛,我一来顿感百般忧虑消散。
真人已逝,只留下遗像,古老的树木环绕着破旧的道观。
清风拂过,拄杖而行,心胸开阔,冷气侵袭,让肌肤感到寒冷。
不妨就在这里隐居修行,庆幸的是我已经辞官归隐。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吴 芾的作品,名为《泽民见示游洞宫护圣二诗次来韵(其一)》。诗中描绘了作者游览洞府的景象与心情。
"洞府藏真锁碧峨":此句运用了神仙家园的意象,"洞府"是道教中的仙境,"碧峨"则形容山色之翠绿。这里通过对洞府的描绘,表达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追求。
"我来顿觉百忧宽":诗人到达此地后,一切烦恼和忧虑似乎都随风而逝了,心境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这里体现出自然景观对人的情感有着净化的作用。
"真人已去留遗像":"真人"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或修炼之士。诗中说仙人虽然不在,但留下了形象,可能是指洞府中的塑像或壁画。这表明即使仙人不再,精神遗产依然存在。
"古木犹存翳旧坛":这里描写的是古老的树木依旧守护着昔日的祭坛。"翳"字形容树荫如盖,给人以深邃和庄严之感。这两句强调了历史的沉淀与精神的传承。
"清入杖藜襟抱豁":诗人手持拐杖,在古木参天中行走,不仅是身体上的接触,更是心灵上的沟通。"豁"字形容心境开阔,这里表达了与自然和谐的交融。
"冷侵衣袂骨毛寒":这句则描绘出诗人在清晨或深秋时分,感受到微凉空气渗透衣服,直至肌肤,使得骨骼也感到一丝寒意。这里通过对温度变化的细腻描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情景。
"何妨便作诛茅计":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洞府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不再为尘世烦恼所困扰。"何妨"意味着无忧,"诛茅"则是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幸我年来已挂冠":诗人感到庆幸的是自己已经能够抽身于世俗的纷争之中,不再为官场或其他社会关系所累。"挂冠"在此意味着放弃世间的名位和荣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洞府景观的描写,以及与自然、历史文化的交融,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贾节庵冒夏暑越修涂过我苕霅情谊甚厚令闻古式无思大节不可复见而骨肉消息访问难真相对殆感慨不能为怀青灯夜语诵少陵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句意甚惘然其归也儿曹以此为韵赋诗道别余亦作焉衰老拙恶姑写我怀且以卜后期云尔·其一
君留剑水浔,我卧弁峰下。
十书九不到,思君无日夜。
送高南伯入太学
我昔桥门客,于今喜送君。
天资自金玉,风味更兰薰。
各为亲年重,难忘别意勤。
功名何必问,怒翼正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