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峰院》
《西峰院》全文
宋 / 陈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扪萝百尺上孤峰,红藓斑斑杖屦踪。

惟有潮声生绝顶,晚风吹动岩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斑杖(bān zhàng)的意思:指有斑纹的拐杖,比喻人的品行不正直或行为不端正。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吹动(chuī dòng)的意思:吹动指的是用口或气流使物体摇动或移动。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扪萝(mén luó)的意思:触摸葡萄藤,意指触摸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其真相。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岩松(yán s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定不移、坚强有力。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鉴赏

这首宋朝陈轩所作的《西峰院》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攀登西峰院时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

首句“扪萝百尺上孤峰”,以“扪萝”这一动作形象地展现了攀登之艰难,而“百尺”则夸张地强调了高度,一个“孤峰”又突出了山峰的独立与雄伟。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登山的过程,也隐含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

次句“红藓斑斑杖屦踪”,将视角转向了登山者留下的痕迹。红藓在岩石上斑驳陆离,不仅增添了山林的野趣,也映衬出登山者的足迹,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印记,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第三句“惟有潮声生绝顶”,将视线从地面抬升至山顶,以“潮声”这一自然现象作为背景,暗示了诗人登顶后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辽阔。这里的“潮声”不仅是真实的自然之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由、广阔世界的向往。

最后一句“晚风吹动半岩松”,以晚风轻拂松枝的画面结束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晚风不仅带来了凉爽,也带来了山间的清新与活力,松树的摇曳更添了几分动态美,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壮丽,以及登顶后的宁静与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轩
朝代:宋

宋建州建阳人,字元舆。仁宗嘉祐八年进士。神宗元丰六年知汀州,政尚清简。哲宗元祐中累迁中书舍人,上言请复旧制,逢诸道帅守、使者辞见之日,召对便殿,以周知利害,观阅人才。馆高丽使,苏轼劾其失体,出知庐州。徽宗立,为兵部侍郎兼侍读,每劝帝以治贵清净。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杭、福等州。卒年八十四。有《纶阁编》、《荣名集》、《临汀集》。
猜你喜欢

竹枕

无节青琅玕,葛陂化龙馀。

可以奉君子,不惮捐其躯。

幽人饱藜苋,总以饫膏腴。

食罢掩关卧,鼻息溪云敷。

斗升乞西江,碌碌愧非夫。

五友平生欢,相从归故庐。

(0)

关山月

胡笳吹断朔风起,霜结层冰断辽水。

杀气横空月上迟,草色萧瑟边风悲。

万里征夫齐怅望,操兵初入沙场广。

将军樊哙勇敢儿,肉食万里班超相。

天兵乘障驱貔貅,宝剑欲断单于头。

轻生百战百胜罢,塞原积骨谁能收。

至今唯有关山月,乐府声中愁不绝。

(0)

和李工部月夜

天地浑无滓,清光濯肺肝。

倚风哦绝唱,想像见仙官。

照我竹书冷,恋君银鬓寒。

家山想同梦,倚玉夜阑干。

(0)

落花十绝·其九

瘦筇随意步晴沙,困卧江头野老家。

桃李盈门春寂寂,莺惊睡觉一床花。

(0)

观涨

孤城如深村,过客绝轮鞅。

江流卷初霁,晚风纳微爽。

我来适幽怀,新涨逸远响。

汀没鸥鹭翔,牧罢牛羊上。

郡古安陋朴,事简谢鞅掌。

小酌便陶然,倚栏送轻桨。

(0)

雀在在屋上,雀在在屋下。

喧啾各有声,食息同晨夜。

所以异者何,仁义非外假。

云胡不自养,乃至为物化。

嗟余虽老倦,亦少知取舍。

凛然保厥衷,贵富直土苴。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