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射箭头书,无益聊城亡。
不知汉天子,曾复问冯唐。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不共(bù gòng)的意思:不共指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共同点或者没有共同利益。
策名(cè míng)的意思:指通过巧妙的手段或策略来命名或命题。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善于起名或设计。
疆场(jiāng chǎng)的意思:疆场指战争的战场,也用来比喻斗争、竞争的场所或情况。
嗟嗟(jiē jiē)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或感叹的声音。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无益(wú yì)的意思:没有益处,毫无用处
远略(yuǎn lüè)的意思:远大的眼光和深远的见解。
丈夫(zhàng fū)的意思:指已婚男子,也可用来泛指男性配偶。
侏儒(zhū rú)的意思:指身材矮小、短小精悍的人。
三千牍(sān qiān d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极多。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邦宪所作的《张左虞燕京惠诗却寄(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首句“久挟三千牍”描绘了诗人怀才已久,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但“不共侏儒囊”暗示了他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机会,如同箭头书难以被启用。接着,“空射箭头书,无益聊城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才能无法改变历史结局的无奈,以聊城失陷的历史典故比喻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
“嗟嗟竟白头,蓬蒿泪沾裳”流露出诗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悲凉,泪水沾湿衣裳,形象地展示了内心的苦闷。最后两句“丈夫抱远略,策名在疆场”,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男儿应有的豪情壮志,希望能有机会在战场或边疆施展自己的远大谋略。
然而,诗人又以“不知汉天子,曾复问冯唐”的典故结尾,暗示自己像古代的冯唐一样,虽有才能却被忽视,未能得到君主的询问和重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不甘平凡、渴望被识的内心世界。
春风清晓尚微霜,近午寒收日渐长。
步稳路平山涤霭,眼明溪净水生光。
珍禽啼鸟犹能乐,野草闲花亦自香。
回首红尘是城市,林间诗酒试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