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行过赵庵二首·其二》
《山行过赵庵二首·其二》全文
清 / 王润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中年哀乐无端,镜里头颅渐改观

姓氏人嗤盲子夏,布衣自愧老方干。

名心未净时沤起,世味略尝犹酒酸。

差幸先人遗业在,不须饘粥鬻儒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乐(āi yuè)的意思:指悲伤和欢乐,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情感起伏、喜怒哀乐等。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改观(gǎi guān)的意思:改变现状,使得情况变得更好。

里头(lǐ tou)的意思:指在某个范围或内部。

盲子(máng zǐ)的意思:指盲人,比喻对事实真相一无所知或缺乏判断力。

名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追求虚荣和权势。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世味(shì wèi)的意思:指世间的滋味、气息、风尚等。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先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已故的祖先或前辈,也可泛指过去的人。

姓氏(xìng shì)的意思:人们的家族名称,代表着家族的血统和身份。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润生所作的《山行过赵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中年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中年哀乐总无端”,表达了诗人对中年生活的复杂情感,哀乐交织,难以言明。接着,“镜里头颅渐改观”一句,通过镜子映照,形象地展现了岁月在诗人面容上的痕迹,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姓氏人嗤盲子夏,布衣自愧老方干”两句,运用典故,借古人之名来表达自己的处境和感受。这里“盲子夏”和“老方干”分别指代知识浅薄之人和生活困顿者,诗人以之自比,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和自责。

“名心未净时沤起,世味略尝犹酒酸”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有追求名声之心,但未能如愿,内心充满苦涩;对世事的体验如同品尝酸酒,既有辛酸也有反思。

最后,“差幸先人遗业在,不须饘粥鬻儒冠”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留下的事业感到庆幸,同时也表明自己不会为了生活而放弃读书人的身份,体现了他对学问和道德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中年时期的复杂心境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润生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风光草际浮

澹荡和风至,芊绵碧草长。

徐吹遥扑翠,半偃乍浮光。

叶似翻宵露,丛疑扇夕阳。

逶迤明曲渚,照耀满回塘。

白芷生还暮,崇兰泛更香。

谁知揽结处,含思向馀芳。

(0)

送王缋

翠羽长将玉树期,偶然飞下肯多时。

翩翩一路岚阴晚,却入青葱宿旧枝。

(0)

赠泉陵上人

暂把枯藤倚碧根,禅堂初创楚江濆。

直疑松小难留鹤,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

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绝顶闻。

(0)

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

阃外建牙威不宾,古来戡难忆忠臣。

已分舟楫归元老,更使熊罴属丈人。

玄象合教沧海晏,青龙喜应太山春。

来年二月登封礼,去望台星扈日轮。

(0)

恨别二首·其二

人言日远还疏索,别后都非未别心。

唯我忆君千里意,一年不见一重深。

(0)

贻郑昌图

应是前生有宿冤,不期今世恶因缘。

蛾眉欲碎巨灵掌,鸡肋难胜子路拳。

秪拟嚇人传铁券,未应教我踏青莲。

曲江昨日君相遇,当下遭他数十鞭。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