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乐(āi yuè)的意思:指悲伤和欢乐,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情感起伏、喜怒哀乐等。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改观(gǎi guān)的意思:改变现状,使得情况变得更好。
里头(lǐ tou)的意思:指在某个范围或内部。
盲子(máng zǐ)的意思:指盲人,比喻对事实真相一无所知或缺乏判断力。
名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声和地位,追求虚荣和权势。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世味(shì wèi)的意思:指世间的滋味、气息、风尚等。
头颅(tóu lú)的意思:头部,脑袋。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先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已故的祖先或前辈,也可泛指过去的人。
姓氏(xìng shì)的意思:人们的家族名称,代表着家族的血统和身份。
中年(zh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在40岁至60岁之间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润生所作的《山行过赵庵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中年时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首句“中年哀乐总无端”,表达了诗人对中年生活的复杂情感,哀乐交织,难以言明。接着,“镜里头颅渐改观”一句,通过镜子映照,形象地展现了岁月在诗人面容上的痕迹,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姓氏人嗤盲子夏,布衣自愧老方干”两句,运用典故,借古人之名来表达自己的处境和感受。这里“盲子夏”和“老方干”分别指代知识浅薄之人和生活困顿者,诗人以之自比,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无奈和自责。
“名心未净时沤起,世味略尝犹酒酸”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有追求名声之心,但未能如愿,内心充满苦涩;对世事的体验如同品尝酸酒,既有辛酸也有反思。
最后,“差幸先人遗业在,不须饘粥鬻儒冠”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留下的事业感到庆幸,同时也表明自己不会为了生活而放弃读书人的身份,体现了他对学问和道德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中年时期的复杂心境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缋
翠羽长将玉树期,偶然飞下肯多时。
翩翩一路岚阴晚,却入青葱宿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