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典故(diǎn gù)的意思:典故指的是文化传统中经常引用的故事、事件或人物,用以说明某个观念或道理。
纲常(gāng cháng)的意思:纲常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是指社会秩序和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古香(gǔ xiāng)的意思:形容古代风格或氛围的香气。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辉光(huī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闪耀,光彩夺目。
两间(liǎng jiān)的意思:两间指两个房间,表示很近的距离。
列宿(liè sù)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星座。
庙貌(miào mào)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物的现象。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人代(rén dài)的意思:代表人民或代表他人行事。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香名(xiā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很好,声誉很高。
一宫(yī gōng)的意思:指一个宫殿,比喻权力和地位高贵。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庐陵谒忠节祠》。诗中表达了对庐陵忠节祠内先贤英灵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两间王气此诸公,万古香名祀一宫”描绘了祠堂内供奉的先贤们,他们的英名与王气在此地流传,历经万古,香火不断,祭祀于一座庄严的宫殿之中。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祠堂内的先贤比作拥有王气之人,他们的英名与香火象征着永恒的纪念与敬仰。
颔联“人代纲常元未坠,侯邦章典故应崇”表达了对人伦纲常的坚守与尊崇。这里的“人代”指的是时代,“纲常”指的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侯邦”指的是地方或诸侯国,“章典”指的是礼仪制度。诗人认为尽管时代更迭,但人伦纲常并未消逝,地方的礼仪制度应当得到崇高的尊重和传承。
颈联“冠裳列宿辉光动,朝世沧桑运劫空”描绘了祠堂内祭品的光辉与仪式的庄重。这里的“冠裳”指的是祭祀时穿戴的礼服,“列宿”指的是众多的星辰,这里比喻祭品的光辉如同星辰般璀璨。“朝世”指的是朝代,“沧桑运劫”指的是历史的变迁与灾难。这一联通过星辰的光辉与朝代的更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在变化中保持不变的精神价值。
尾联“二百里来瞻庙貌,不堪庭木起秋风”表达了诗人亲自前往祠堂参拜的感受。诗人从二百里外赶来,瞻仰庙貌,内心充满了敬意。然而,面对祠堂前的秋风中摇曳的庭木,不禁让人感到时光流逝,岁月无情。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先贤英灵的深切怀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庐陵忠节祠内先贤的赞美、对人伦纲常的坚守、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怀和对先贤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怀十七首·其十三
览镜在中夜,莫辨影与形。
人苦不自知,所赖友与朋。
圭璧贵攻瑕,龙阿期发硎。
如何末世士,怀利忘平生。
责望疑似间,谗间忽然兴。
陈张交里门,白刃生侯王。
富贵尚相负,贫贱宁相能。
结交始以义,全交终以明。
安得兼黄金,以铸鲍子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