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天(bái tiān)的意思:指日间、白昼,与黑夜相对。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出名(chū mí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在社会上获得知名度或声誉。
方物(fāng wù)的意思:方物是指方形的东西,也用来形容规矩、整齐的事物。
宫阙(gōng què)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也用来形容非常庞大的建筑物。
即如(jí rú)的意思:立即如同,马上就像。
近闻(jìn wén)的意思:指最近发生的事情,近期的新闻。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民命(mín mìng)的意思:民命指的是人民的生命和命运。表示人民的生死和命运受到重视和关注。
明府(míng fǔ)的意思:指明亮正直的官员,也用来形容治理能力出色的官员。
名都(míng dōu)的意思:名城,指有名望的城市。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霜白(shuāng bái)的意思:形容白得像霜一样,非常洁白。
双凫(shuāng fú)的意思:指夫妻恩爱、相互依偎的样子。
五畤(wǔ zhì)的意思:指天下间的五个最重要的地方或国家。
循良(xún liáng)的意思:循循善诱,引导人向善的行为。
自合(zì hé)的意思:自己和自己相合,没有外来的干扰或矛盾。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送张会稽公入觐》。诗中描绘了霜天寒冷、旌旗飘扬的场景,展现了张会稽公即将离开名都,前往京城的情景。诗人以“不将竹箭为方物,但学循良似汉儒”表达了对张会稽公品德和才能的赞誉,认为他应像汉代的循良之臣一样,以百姓福祉为重。接着,诗人提到宫阙近闻修五畤之事,暗示朝廷对张会稽公的重视,并期待他能像双凫一样,为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最后,诗人以“即如明府生民命,莫对神仙有与无”表达了对张会稽公为民谋福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寓意着对张会稽公高尚人格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祝福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