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安其止,弗扰弗刻。厥德罔愆,宜符帝则。
帝歆其馨,介我纯祐。其祐维何,如商之戊。
不失(bù shī)的意思:不丢失,不减损。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宠绥(chǒng suí)的意思:宠爱和安抚
淳风(chún fēng)的意思:指纯朴正直、风气纯正的风尚。
帝则(dì zé)的意思:帝王的法则或原则,指君主统治下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鸿化(hóng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影响力或影响范围广泛。
黄发(huáng fà)的意思:指年老头发变黄的状态,也用来形容年纪大。
九有(jiǔ yǒu)的意思:指人具备九种优秀的品质和能力。
三后(sān hòu)的意思:指三个后代,也用来形容家族兴旺、子孙繁荣。
上天(shàng tiān)的意思:指超出人力所能及的事物,也可以表示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审尔(shěn ěr)的意思:审尔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审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反省自己的过错。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为难(wéi nán)的意思:指处于困境或难题中,感到困扰、犹豫不决或无法抉择。
下民(xià mí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地方时,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关心百姓疾苦,为民众谋福利。
尧舜(yáo shùn)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圣君尧和舜,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仁德兼备。
元良(yuán liáng)的意思:善良和正直的品质。
则不(zé bù)的意思:表示如果条件符合或事实存在,则一定会发生某种结果。
稚齿(zhì chǐ)的意思:形容言语或文章幼稚、不成熟。
这首诗歌颂了帝王的神圣与伟大,体现了古人对于理想君主的向往和崇拜。诗中的“上天之载,引之惟逸”表达了帝王受到上天眷顾,享有高贵的地位;“原民之生,天子之职”则强调了帝王是老百姓的养育者,其职责重大。
“厥德罔愆,宜符帝则”说明帝王的美德无瑕,与天意相符,是理想中的圣君形象。诗中还多次使用“俾尔”一词,如“俾尔息而庶,俾尔厚而富”,表达了帝王以德治国,使民众安居乐业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帝王美德的描绘,以及对天地自然法则的颂扬,展现了一种理想中的和谐社会和君主的形象。这种文学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尤其是在赞誉帝王或者表达政治理想时。
大匠不运斤,楩楠同薪樗。
王良不在御,神骥贱为驽。
和氏勿见剖,弃掷成珷玞。
利器非蟠根,胡从知湛卢。
所以处风埃,贤智尽为愚。
囚臣世所笑,鲍叔为脂车。
谋业须逮时,蓬累徒区区。
吕梁何必险,侧足在通都。
旷观钧陶外,黾勉崇令誉。
绮里在南山,弹琴见白帝。
骑虎行翠微,刚风犁青蕙。
神泉窦已塞,穹洞霾风闭。
瑶圃困春租,芝田穷秋税。
徵调及山鬼,剪伐尽八桂。
何以荐兽藁,女萝束薜荔。
珠树无余枝,珍果不留蒂。
致书问游云,云将欲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