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共已远,升攀想遗趣。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阮 公 啸 台 唐 /包 融 荒 台 森 荆 杞 ,蒙 笼 无 上 路 。传 是 古 人 迹 ,阮 公 长 啸 处 。至 今 清 风 来 ,时 时 动 林 树 。逝 者 共 已 远 ,升 攀 想 遗 趣 。静 然 荒 榛 间 ,久 之 若 有 悟 。灵 光 未 歇 灭 ,千 载 知 仰 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荒榛(huāng zhēn)的意思:指荒废、荒疏的样子。
荆杞(jīng qǐ)的意思:指忧虑、担忧的心情。
久之(jiǔ zhī)的意思: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长时间之后。
林树(lín shù)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
灵光(líng guāng)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见解独到的才智。
蒙笼(méng lóng)的意思:指用欺骗、迷惑、压制等手段将人控制或限制在某种状况或环境中,使其无法自由行动。
攀想(pān xiǎng)的意思:指追求高尚的理想或远大的目标。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人迹(rén jì)的意思:指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或痕迹所在的地方。
上路(shàng lù)的意思:开始旅程或行动
升攀(shēng pān)的意思:指向上爬升,提升自己的地位、境界或能力。
是古(shì gǔ)的意思:指事物过时、陈旧、不适应现实的状态或观念。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无上(wú shàng)的意思:极高、极大或极度,无可超越。
歇灭(xiē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完全灭亡
仰慕(yǎng mù)的意思:对别人或事物心生敬慕之情。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 注释
- 荒台:荒废的高台。
森荆杞:荆棘和杞柳丛生。
无上路:无法通行的道路。
古人迹:古代人的踪迹。
阮公:指三国时期的文人阮籍。
长啸:一种抒发情感的长声呼啸。
逝者:去世的人。
升攀:登高。
遗趣:遗留下来的情趣或志向。
静然:安静的样子。
荒榛门:荒芜的榛木门,象征荒废之地。
灵光:喻指古代文化的光辉。
歇灭:消失。
千载:千年。
仰慕:敬仰和怀念。
- 翻译
- 废墟上的荆棘藤蔓丛生,道路被遮挡无法上去。
传说这是古人的遗迹,是阮籍曾经长啸的地方。
直到今天清风吹过,仍不时使树林摇动。
逝去的人已经远去,登高而望引发对遗志的遐想。
静静地站在荒芜的榛木门前,长久以来仿佛有所领悟。
那灵光仍未消逝,千年来人们依然景仰怀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古迹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和先贤人物的怀念之情。开篇“荒台森荆杞,蒙笼无上路”两句,设定了一个被杂草和树木所覆盖的废弃台地,没有人迹的荒凉场景。"传是古人迹,阮公长啸处"指出这是一位名叫阮公的人物曾经驻足之地,通过“长啸”来表达他当时的心境或感慨。
接下来的"至今清风来,时时动林树"则是转入现景描写,尽管时代久远,但清风依旧,激起了林间的回响。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逝者共已远,升攀想遗趣”两句中,“逝者”指代那些已经逝去的人物或时代,而“升攀想遗趣”则是诗人试图通过攀登古迹来寻找和回味过去的乐趣。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历史情怀,也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随后,“静然荒榛门,久之若有悟”表达了一种在长时间的沉默中逐渐获得某种洞察或觉醒的情感。这个“悟”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映。
最后,“灵光未歇灭,千载知仰慕”则是对阮公及其精神遗产的赞颂和崇敬之情。尽管时光流逝,但这份精神的光芒并未消失,诗人表示了自己对于这种崇高品格的长久仰望和追慕。
整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精神连接和文化传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黄倅生辰诗
群阴剥尽阳方回,石麟应期天上来。
尽钟粹美入骨骨,馀妍散向江头梅。
梅花冷艳排风雪,相映姿韵俱琼瑰。
会将风味归鼎鼐,均调正属经纶才。
令辰祝颂喧瑶席,共把梅花寿千百。
愿公长与此花枝,岁岁相逢无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