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一得,莫与我扼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播扬(bō yáng)的意思:广泛传播、宣扬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寡情(guǎ qíng)的意思:指人感情淡薄,不重情义。
归耕(guī gēng)的意思:指农民归田务农,也比喻人退隐自耕。
嗟乎(jiē hū)的意思:表示悲叹、感叹之情。
一得(yī de)的意思:指得到一样东西或一种情况,对自己有利。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畛域(zhěn yù)的意思:指界限、范围。
不如归(bù rú guī)的意思:不如归的意思是不如回去,指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不如早点回去,以免继续损失。
- 鉴赏
这首诗《怨歌行》由明代诗人周应辰所作,通过“有腕在手,有舌在口”开篇,巧妙地将个人才华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展现出来。诗人以“腕”喻指自己的才智和能力,“舌”则象征着表达和传播的工具。然而,面对“人之寡情,畛域太明”的社会现实,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和成就难以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传播,甚至被埋没。
“岂无一长,莫与我播扬”,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他自问是否真的没有一技之长,却遗憾地发现,即便有出众之处,也无人愿意为他宣扬,这无疑是对个人价值的一种贬低。
接着,“岂无一得,莫与我扼惜”进一步强调了才华与机遇之间的矛盾。即使有所得,也难以得到应有的珍惜和利用,这不仅是对个人努力的否定,也是对社会公平性的质疑。
最后,“吁嗟乎,我不如归耕”,诗人发出深沉的感慨,似乎在表达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他渴望像农夫一样回归自然,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这既是对现实社会的逃避,也是对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个体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挣扎与困惑,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和社会认同之间冲突的深切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